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武钢集团提出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十五”发展规划,实现年产900万吨钢材的目标,初步把武钢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和精品名牌生产基地。这对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钢材装卸能力和装卸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建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其码头结构形式与现有到港船型的多样化存在较大矛盾;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客户对钢材品种多样化、合同批量小、运输质量等市场需求呈现越来越高的要求,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现有的装卸作业组织方式和货物流程模式,已难以适应这种多样性的市场需求。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深入武钢工业港生产实际,对其生产设施设备、装卸工艺流程、运输作业流程等进行调查研究和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制约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并对这些关键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和研究,得出了影响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生产能力、装卸作业效率和装卸全面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是货物配载和船型不匹配、钢材运输组织流程不协调的结论,指出克服这些影响因素的思路和方法。 文章运用现代物流理论和信息技术,建立了货物配载与船型相匹配的物流模型,提出了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船舶货物配载的原则和解决武钢工业港不合理“加载”作业的优化方法;文章对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现有生产作业流程进行了定性分析,指出了现有作业流程中信息技术运用不足所产生的生产效率不高、物流信息不一致性造成钢材外发质量和水平不高的必然性。 文章构建了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新的生产物流作业流程,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信息流为先导,通过增强生产物流的计划性来提高成品码头的通过能力和钢材外发质量与水平,减少生产物流各个环节的无效作业,有效降低物流损耗。文章对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船舶配载优化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提出了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船舶配载优化系统的决策和管理的支持功能、系统框架、信息流程。 文章研究成果对提高武钢工业港成品码头装卸能力、装卸效率和装卸运输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