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与追寻——现代性境遇中人生价值观问题的哲学反思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402771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全球化浪潮裹挟着现代性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时,20世纪以来中国的历史也是在这一语境中回应西方的挑战并寻求构建一种中国现代性文明的进程。现代性带来了人生价值观的积极变革,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也对现代人的人生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在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迷失中,人生价值观出现了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多元化、功利化、非理性化等倾向。在现代性这一宏大背景下,无论对于西方人还是中国人,人生价值观问题已成为一种无法逃避的现实,中西方许多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他们思想中不乏有益的借鉴和闪光之处,但也有难以避免的缺陷。探索、追寻在当代中国究竟需要树立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是本文的旨归所在,最终落脚点还是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现代性为背景和理论视域,结合中国现代性具体特点,如实、客观地考察现代性境遇中人生价值观出现的问题及其根源。第二部分扼要阐述了中西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应,并分析和反思了其中的合理成分和不足。最后一部分在积极扬弃中西价值观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树立科学人生价值观的原则和途径,提出应在实践中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为基石和核心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导向。
其他文献
在创新文化的培育、传播和建构过程中,高等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与创新文化的内在互动,为我们研究创新文化提供了必要的视角。影响创新文化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很多学者都对现代性做出了概括,因为人们现在都试图通过现代性这个概念来理解我们的世界。德国伟大的社会理论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
哲学研究离不开人,人始终是哲学关注的对象。千百年来,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反思和追问。对人的追问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自古迄今,人们最迷惑不解且争论最大的问题就是
无论是理论的发展、评价,还是科学认识的活动过程,都离不开科学活动的主体对理论的接受分析。理论接受的过程分析,注重结合科学活动的实际,概括出理论接受所经历的一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