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萃英(1886-1972),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曾任福建督学,教育部参事,教育部次长,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大学、河南大学校长等职务。他学识渊博,博采众长,早年受闽学思想影响,后留学日本、美国兼采西方先进文化,他的思想“合东西两洋之文明一炉而冶之”,内涵丰富,纷繁庞杂,在师范教育、动的教授法、人格教育、女子教育、义务教育几个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邓萃英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为教育的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这样一位学者本不应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所以本文试图全面地对邓萃英的教育思想进行解析,以重新在近代中国教育界为其找到一个公正合理的定位。本文基于已掌握的史料,首先以邓萃英的生平和教育活动为依据,将其一生划分为六个阶段,并进行详细梳理,剖析其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原因。之后,对邓萃英的师范教育、动的教授法、人格教育、女子教育、义务教育的思想逐一论述,这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主体部分。最后分析了他教育思想的特点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包括导论、正文第一到第五章以及结语。绪论由选题缘由以及研究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可行性、研究思路方法、研究重难点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把邓萃英的生平和教育活动划分了六个阶段,分别是由闽学以承洙泗,撷东西以观会同;执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留下不解之缘;初长厦门大学,期间颇受争议;长校河南中山大学,心系豫州教育;时局动荡不安,闭门教子大隐于世;客居台湾,倡九年义务教育,这部分全面地介绍了邓萃英教育思想产生以及变化发展的背景和原因。第二部分,从师范教育的阶段划分,师范生的养成,师范生的实习、教学和服务观以及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解析邓萃英的师范教育思想。第三部分,从动的教授的内涵、特点、目的、培养目标几个方面阐述邓萃英关于教授法的观点。第四部分,其他教育思想涉及邓萃英在女子教育、人格教育、义务教育三个方面的思想。第五部分,概括总结了邓萃英教育思想的特点以及影响、启示。结语部分,总述了邓萃英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