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哈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探析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35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经济自由贸易区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集中体现,它有利地推动了地区合作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对于国家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合作和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在地缘政治经济上有着密切关系的国家和地区都相继构建起或正在构建各种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同盟,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拉丁美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和东盟等。而经济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它奠定了世界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稳定的基础。中哈作为一个在地理上接壤,政治经济上联系密切的国家,在亚洲的地位相当重要,国际形势的发展使两国意识到了构建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这种设想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推动下正在积极地研究和展开。本文将探讨中哈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意义,及其对中哈两国关系的重要性。  全文包括导论和六个部分。导论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和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框架结构。  第一部分“中哈构建自由贸易区的意义和先兆”。该部分首先探讨了中哈两国对构建自由贸易区都有较强的内在需求,尤其是在能源和欧亚大陆桥运输领域,共同的利益使两国走到一起并商讨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中哈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有利于两国改善贸易的基础设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贸易成本,对两国的发展都有具有重大意义。其次,通过总结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通过总结对中哈两国构建自由贸易区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再次,本文认为2003年乌鲁木齐举行的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乌恰会)是中哈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先兆。在2003年“乌恰会”上中哈两国高层领导人提出了关于设立边境自由贸易区的意向和设想,这说明中哈构建自由贸易区得到了两国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在具体实施层面上也将得到进一步的论证。  第二部分“构建的历史基础和现实保障”探讨了中哈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历史基础和现实保障。本文指出两国历史上良好的交往奠定了建交后两国友好发展的基础;建交后两国在外交、政治、经济上的发展与合作不断加深,为构建中哈自由贸易区提供了现实保障。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在政治上的协商与合作,在经济上的发展与深化为中哈构建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供了机构性的保障。双方在集体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这三股“恶势力”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确保了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为两国发展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现实的保障。  第三部分探讨了中哈构建自由贸易区的政治和安全基础。本文认为中哈构建自由贸易区的政治和安全基础主要有三:第一、两国的边界问题已经得以解决,中哈两国间建立一条清晰、稳定的边界线,为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第二、两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进行了密切的合作,这一问题的妥善解决为两国关系的发展铲除了障碍,并为经贸合作的深化奠定了基础。第三、两国协作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签署了“打击‘三股势力’双边协定”,加强在该领域的合作,表明中哈在这方面合作进入了更高层次。这些都为构建中哈自由贸易区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和安全基础。  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哈构建自由贸易的经济基础。笔者认为中哈的经贸合作初见成效,两国贸易从无到有,发展较快,已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并且双方的贸易额正逐渐提高,合作潜力巨大。由于中哈在石油天然气合作问题上达成了相当的共识,输油管道的建设进展顺利,两国在油气方面的合作前景被普遍看好。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两国在地缘经济上的优势和经济结构、专业化分工上的较强互补性是两国能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和重要条件之一。  第五部分指出了中哈构建自由贸易区的不利因素。本文认为虽然中哈关系的许多积极因素使两国构建自由贸易区具有可行性,但双方构建自由贸易区也存在一些问题。毕竟两国建交的时间短,相互之间的了解并不多,而且在民族、政治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特别是跨境民族问题和“中国威胁论”的盛行严重影响了两国的关系。在经贸合作上也是起起落落,技术与能源合作还处于初期阶段,加上两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不一样,双方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关税和非关税投资监管障碍。这些将使两国在构建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面临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同时俄罗斯和美国等外部因素在经济和政治安全领域对中哈两国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六部分“构建的模式选择”。本部分对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具体模式进行了探析。笔者通过借鉴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提出的关于区域合作的三点建议,结合中哈边境的实际情况,遵循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律,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案与构建模式。指出了当务之急是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和进行服务贸易和投资方面的谈判,来深化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拓展其外延;中期发展战略目标要把中哈霍尔果斯口岸建成国际贸易中心;最终是要把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定位于陆路自由港为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这样稳步地建立起符合两国利益的自由贸易区。  在结论中,重申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即:尽管目前中哈在政治、经贸合作、民族问题上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少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两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国家间关系发展良好,加上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的规范下,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因此双方开展中哈经贸合作的机遇大于挑战,中哈构建自由贸易区完全可行,其意义也相当深远。
其他文献
由于男女先天性别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平等是人类社会中最突出的不平等之一,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所体现。然而从1999年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之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性别间的分
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研究美国国会对中美关系的消极影响和因素,以及可以采取的相应对策,不仅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而且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美国的政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权力的分配,使在19世纪末就已经进入世界强国行列的美国的地位更加突出。在二战刚结束的时候,美国的工业产出几乎占世界总产出的二分之一,贸易出口总量
农民作为行动的主体,其就医行为的主观意义和作为国家层面的政策设计的目的不是完全协调统一的。政策往往只是考虑到农民整体的看病需求和地方的经济状况,偏重于整体意愿的实现
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及群众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提高,国家对电力行业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增强对变电设备的制造和控制也在不断改造升级。对变电设备良好的维护管理是保证电网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本文就此为出发点,对如何加强变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进行了简要分析。
安全生产已经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论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学位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我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注也在逐渐升
由于区位结构的特殊性,我国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地区政府职能的发挥程度是一个关键因素,它直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