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负载过渡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锂离子电池由于自身能量密度的限制,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能电池的需求。锂硫(Li-S)电池理论比能量高达2600 Whkg-1,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下一代高能电池。但是,硫单质的绝缘和多硫化物(LiPSs)的溶解,影响了电池电化学表现,进一步破坏电池安全和循环稳定。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 Li-S电池的商业应用。本论文立足于解决硫单质的绝缘性和多硫化锂溶解穿梭等问题,设计碳纳米管负载过渡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综合利用碳材料的优良导电性以及金属纳米颗粒与多硫化锂之间强相互作用,提高硫正极导电性,抑制穿梭效应,从而提高锂硫电池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并研究材料的作用机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以二氰二胺和硝酸钴为原料,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出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金属钴纳米颗粒(Co@NCNT)的复合材料。结构表征显示,氮掺杂的一维碳纳米管相互交错缠绕,形成了三维的导电网络;金属钴纳米颗粒作为催化中心,镶嵌在碳纳米管中。电化学测试表明,以Co@NCNT为载体制备的S/Co@NCNT复合正极(硫含量为~76%),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21.2 mAh g-1;经过500圈循环,平均每圈容量衰减率为0.08%。即使在更高的电流密度5A g-1下,依然保持了 530 mAhg-1的放电容量。这表明三维导电网络有利于电子的传输,提高正极的放电比容量;同时杂原子N掺杂和金属钴有利于化学锚定LiPS,协同抑制穿梭效应,改善硫正极循环稳定性。第二,为了进一步增强过渡金属单质催化剂对硫正极电化学反应的催化性能。以尿素、硝酸镍和硝酸铁为原料,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了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金属Ni纳米颗粒(Ni@NCNT)及Ni3Fe金属合金纳米颗粒(Ni3Fe@NCNT)复合材料。材料表征显示Ni及Ni3Fe纳米颗粒嵌于NCNT管内,两者具有类似的结构。动力学分析表明,相比Ni单质,Ni3Fe金属合金能更有效地促进多硫化锂转化过程以及电极表面硫化锂的成核过程。这是由于铁原子掺入镍的晶格中,引起了强烈的电子相互作用,导致Ni3Fe合金相中出现了晶格畸变,从而将弱活性的Ni转化为高活性的Ni3Fe。以Ni3Fe@NCNT隔膜修饰组装Li-S电池。0.2C初始容量达1094.7 mAh g-1,200次循环容量保持75%。1C循环1000次,容量衰减率只有0.034%/每圈。即使在高负载(~7.7mgcm-2)和低电解液(~6μL mg-1)的苛刻工作条件下,Ni3Fe@NCNT隔膜修饰的电池仍具有出色的性能。本论文可为锂硫电池高效催化材料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有利于构建高性能锂硫电池新体系。
其他文献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委托代理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企业发展的难题,为缓和委托代理问题,国外学者们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将股权激励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研究普遍认为股权激励与企业
目的:分析近年来中医推拿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医推拿规范化发展的措施,加速中医推拿的标准化进程。方法:以中医推拿、规范化、国际认可等作为关键词,搜索万方、知网、维普等主
上转换纳米材料具有无背景荧光的干扰、高信噪比和高的成像敏感度、光稳定性好、发射峰窄、巨大的反Stokes位移和组织穿透深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将目光投入到
中国新闻学论著整理研究的成果从民国的零散专文发展到今天的专题性编目和学术史著作,百年来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标志性的进展与成就,但从学科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它仍然在学科成果
目的通过对三仙汤促进成骨细胞株增殖的研究,判断三仙汤能否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应用UMR-106成骨细胞株,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氟化钠为阳性对照药,用MTT法
在实验电影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艺术家和一些电影家们一直以电影为媒介,在叙事上进行各种方式的实验。从早期的欧洲先锋派实验电影开始,历经美国地下电影、独立电影、录像艺
为解决实际工程中诸多类型导线网数据处理的难题,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和优度,通过借助Visual Basic和Matrixvb的计算功能,采用主网间接平差和支网分区条件平差的方式,重点研究
目的观察儿保门诊幼儿血红蛋白(Hb)、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46例幼儿,使用血球仪对46例儿保门诊幼儿的血红蛋白进行测定,
学位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