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领域中,美国华裔文学越来越被众多国内学者及读者所关注,这也意味着中美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美籍华裔作家来说,其作品魅力主要得益于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频繁而又成功的切换。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此类文学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文学价值以及跨文化功能上,少部分学者对其翻译方面有所探讨。但是几乎没有学者将回译、《喜福会》的三个中译本对比以及文化差异三者相结合。所以本文作者基于《喜福会》及其三个中译本将文化回译与译本对比相结合去探究文化差异性。美国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女士是《喜福会》的作者,她以娴熟的写作技巧与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而为人们所熟悉。本文选择了《喜福会》作为研究对象,先概括了小说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其中包括两个国家之间不同的信仰和习俗,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同的婚姻观和不同的孝文化,同时论文还总结了原文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冲突和融合的体现以及原因。作者摘录原文中的实例和现有的三个中译本的译文,采取了对比的方式研究了《喜福会》的三个中译本中所体现的回译相关的文化差异。本文主要以有关回译的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研究发现,不同的译者对于文化差异元素的翻译技巧和策略是不同的,对于含文化差异的人名的翻译是不同的和他们对原文中不同的文化理解。而造成译文不同的原因包括译者们不同的文化视域,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有些译者忽略了原文的内容。研究表明,对于文化差异,我们应该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同时我们学习到了一些更好的回译方法,但也使我们发现了一些回译缺失,这为美籍华裔作品的文化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表明回译相关的文化差异性研究的前景十分广阔并仍有待专家学者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