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吕梁山小说研究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m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李锐必定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谈及李锐,必定也会绕不开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吕梁山系列”小说作品。《厚土》是李锐吕梁山文学的开山之作,也由此延展出了李锐以吕梁山为根的多元化、多维度的创作历程,其不断求新求变,不断尝试新的文本叙事,不断趋向更为自由和口语化的语言表述,不断探寻最为根本和最为深沉的吕梁山地域底蕴和人文传统,通过诸多文本和文字将吕梁山这一独特的地域人文借助底层意识渲染开来,内涵更为丰富,述说更为流畅,情感更为浓烈,立场更为分明,也由此带给整个文坛更为深沉和新奇的心灵震撼。李锐的小说一直在寻找一种对生命的深入解读和鲜活表达。纵观李锐吕梁山系列小说作品,可以发现其中喷薄欲出的对土地的赤诚情节,对生命的不断拷问,以及对人性的无情鞭挞,而这归结起来都恰恰是其文人意识精神内核使然,促使其开创出了这样一个全新的文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悲剧和苦难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始终以浓烈甚至近乎残忍和愚昧的意识充斥于李锐的小说之中,这也使得李锐其人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和独立的存在,一个拒绝合唱和不逐波流的存在,这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着详尽的表述。论文即对李锐和他的吕梁山系列小说展开研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部分,简述了李锐和他的吕梁山系列小说创作概况,以及分析了李锐小说研究概况,通过研究现有文本和借鉴现有理论,以及在分析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寻找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求本文研究的另辟蹊径、层楼更进。第二部分,从农民叙事、知青叙事和乡土印记三个层面对李锐和他的吕梁山系列小说进行分析阐释,从文本创作角度综述其所拒绝合唱而孤独着娓娓道来的故事,以及作者之所以言此而非彼的用意所在;第三部分,从苦难意识、历史意识和生存意识三个层面对李锐和他的吕梁山系列小说进行深层次探究,透过文本故事探寻其所要呼告的意旨,挖掘其对吕梁山乡土人文、对整个剧烈变革的社会、对那段特殊的历史和特别的时代所做的深沉的理解和透视。第四部分,集中分析了李锐吕梁山小说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唤起人们对李锐“吕梁山式”乡土文学的更新认识,以及对文人意识和精神内核的认可和尊重。
其他文献
针对风景名胜区不同的地理特征与生态环境特征,通过对自然条件和人为干扰两方面的综合考虑,从地形地貌、土地覆盖、水热状况三方面选择了9个评价因子,建立资源环境质量综合评
战略心理战在战略指导上必须坚持服务政治目的,整体谋划、服务全局,不战而胜、全利为上,知彼知己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势制胜等原则。 In strategic g
中国与东盟环境合作的历史显示,双方的环境合作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突出体现在双方的合作已从早期的零散交流发展到今天的机制化合作的新阶段,形成了以机制化为特征、以对
周立波作为传统现实主义作家,评论界对其研究已经涵括史学意义、艺术价值、思想内涵等各个层面,可谓硕果累累。但专注于小说《暴风骤雨》与电影《暴风骤雨》这两种不同的叙事
四千年的中国镜文化蕴涵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历程。此间,佛教文化东传入华,对我国镜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季羡林先生说过:“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从汉代、
<正>黎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西南部,属于大巴山北麓,面积377平方公里。这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距南郑县城55公里,距汉中市60公里,离西安市298公里,是集山景、
领导干部上讲台对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制度先行,统筹安排;创新方
本文由绪论、主体两章,结语、参考书目等内容组成。绪论中包括了研究概况、选题目的、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在参考、归纳前人对蒙古族民间故事总体研究和动物故事的专题研究成
介绍一种新型石墨型烘干生产线的结构特点及应用效果。 The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type of graphite drying production line are introduced.
艳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盛唐艳诗创作虽不如前代繁盛,且其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被为当时流行的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所掩盖,却依然不影响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