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所引起的生活环境转换研究——以苏州市H小区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3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调查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环境转换与居民生活、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苏州某农民动迁小区为对象,运用访谈法和行为观察法,研究居民生活转换内容,包括调查农民新迁入环境后,居民的空间利用情况以及对居住空间的评价;通过对新居住环境与原来居住空间进行对比如空间的变化、活动的范围、邻里交往的程度和生活行为的变化等方面分析环境质量的高低;调查农民原有生活行为与习惯对现有环境的影响。并在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策略进行理论探索。 调查发现:①环境转换虽然没有迅速改变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但是对原来以农村生活为主的居民产生了一些影响:空间与社会关系的变化阻碍了居民的邻里交往;环境转换使大部分居民增加了经济负担;大部分居民怀念原来的生活空间,对新的生活空间无法接受,他们仍希望延续原来的农村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②居民对现有空间的利用带有原有的生活方式明显痕迹,在新的空间环境下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为:如用移动的木屋办酒宴;在草地上放花盆来种菜;在消防栓上打水以节约开支等。而这些生活方式的延续也对新的居住环境产生了影响。③新的居住空间只考虑到居民最基本的“住”的问题,而忽视了居民的邻里交往、领域认同、经济生活利益以及空间喜好以致大多数居民对现有空间持负面评价。 本文的最后根据影响居民对环境评价的因素提出一些帮助农村搬迁居民逐步适应环境转换的设计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滨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滨海旅游景观的规划和开发被许多海滨城市重视起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一些有条件的海滨城市就陆续地对其滨海地区进行了规划和建设,其中旅游景
学位
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小城镇战略的实施,高邮市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镇无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高
屋面作为建筑物与大自然的主要交汇面,是太阳光和热的主要承受面,也是降水的主要承受面。陶粒湿屋面是根据湿屋面的隔热机理,在屋面上铺设一层陶粒,利用陶粒在降水时蓄水,存
近年来,随着建筑功能的日趋多样与复合,建筑技术与理论的日趋成熟,大体量建筑开始相继大量地出现,但随之产生的大体量建筑外部尺度表达失当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如何恰当地表达大体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战略的实施,城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之间的差异也日趋扩大,分析和比较城市差异,可以客观地测量和评价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
渤海是我国东北地区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结合其他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属于唐朝在边远地域的藩国。其都城上京城规模宏大,宫殿建筑营造考究,深受唐文化的影响,并与同时期的邻国
学位
在当今经济和生活水平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城市的交通方式也逐步也在快速的转变中,所以在小学校园中原本只是满足人们通行的空间规划及入口设计,已经满足不了当前快节奏生活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