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真菌桑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nd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层孔属真菌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又名桑黄,寄生于杨、桦、栎等树干上,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分布.作为药用真菌的一种,桑黄在中国传统医药中主要用于治疗血淋、脐腹涩痛、脱肛泻血不止、妇人劳损及瘰疬溃烂等症<'[1]>,日本则作为利尿使用<'[2]>.该文对桑黄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并通过1D、2D BNR、IR和MS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采用MTT方法,在多种种瘤细胞株模型上对化合物1、2、3、5、7、8、9、15和16进行了的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3对人肺癌细胞A549(IC<,50>4,55μg/ml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IC<,50>3.71μg/ml)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5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IC<,50>5.57μg/ml)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IC<,50>8.41μg/ml)有较好的选择性细胞毒活性,而其余化合物的肿瘤细胞毒活性较低.
其他文献
目的:心肌肥厚是心肌工作超负荷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本实验通过缩窄大鼠腹主动脉建立心肌肥厚模型,研究心肌组织内皮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