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的城市群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uzhen1688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区域向巨大城市群地区演变,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或城镇群体空间不断涌现,这种城市群体空间的形成要求借助于城市和城市间的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城市群内部构筑快速、便捷、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促进我国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许多城市群把建立以大容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地面辅以常规多类型公共交通网络、公路网、航空、水运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立体化、一体化的客运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的综合客运交通体系作为城市群交通发展的战略。轨道交通因其技术经济的独特性需要作为一个整个去研究。协调发展的轨道交通体系是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囿于我国目前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体制的分立,现有国铁(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地铁不能有效衔接,一体化程度不高,轨道交通资源难以实现高效配置。建立城市群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协调发展机制是城市群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对于城市群不同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的研究刚刚起步,虽然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都出台了区域轨道交通规划,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少有从城市群客运专线转线、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从经济学视角对其运行机制的研究更是不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三维(FSO)综合交通理论把综合交通运输作为一个三维层面的多因素系统综合体,从功能维度、结构维度、和运作维度对综合交通运输理论进行了定义,重新构建了综合交通运输的认知体系,建立了FSO分析框架。本文以三维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城市群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的运作机理进行梳理,并结合国外成功经验提出了具体一体化实施建议。功能维度分析了交通运输与城市群演化过程的耦合关系,结合交通区位理论对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需要重点研究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和城市群客运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构维度重点对城市群通道内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用最大熵理论模型给出了通道运输方式配置的一种方法。运作维度主要分析不同轨道交通的一体化运作方式。首先从运输产品完整性和轨道交通网络经济两方面对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珠三角城市群轨道交通的衔接从硬连接(枢纽换乘、直通运转)和软连接(票制票价、票务分清)给出了具体运作的建议。
其他文献
2009年9月4—10日,山西省北中部出现了一次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落区范围广的连阴雨天气过程,致使气温持续偏低、日照偏少,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
土地是经济的载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供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完善科学合理的土地供应制度对于有效规划土
以45号钢为基体分别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和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法,制备了两种WC-10Co-4Cr涂层,并对两种工艺喷涂的WC-10Co-4Cr涂层进行了金相显微结构分析、结合强度及
本文对配电网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围绕如何落实在配电网工程的规划设计、物资采购、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管理流程中的技术标准,形成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管理
金庸从一介文人到办报大亨,其背后的历程与他武侠小说相比,毫不逊色。自1959年创立《明报》以来,数十年间金庸亲自执笔写社评,他的社评,无论对普通市民还是知识分子,无论在国
随着城市进程化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机动车尤其是私家车的拥有量和道路的交通量都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城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公民的服装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早已不仅仅只是希望得到最基本的生理方面需求的满足,他们对审美需求的渴望已经上升到了一个
当前,世界发展正受着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威胁,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危机,各国都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政府应对危机保持发展的经济战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松桃寨英古镇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而附着在松桃寨英古镇建筑之上的装饰木雕、石
<正>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总供给明显大于总需求,伴随存货同比的持续显著上升,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的长期顽疾。我国曾出现过两次"产能过剩",分别是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