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盆地油气充注史的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以东濮凹陷桥口-白庙构造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f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通过东濮凹陷桥口-白庙地区烃源岩及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系统分析了该区天然气与原油的成因;通过含油砂岩中孔隙中自由态烃、颗粒吸附态烃、油气包裹体烃及粘土矿物吸附烃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了油气不同注入期次的流体性质;对储层自生矿物K/Ar同位素测年、油气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研究了各区块的油气注入的期次与时间;探讨了该区油气成藏机理,指出了油气富集的基本规律.论文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白庙与桥口地区天然气虽同属湿气,但成分有一定差异,桥口地区天然气甲烷含量均小于80%,甲烷/重烃为5左右;而白庙地区天然气甲烷含量相近,普遍高于88%,甲烷/重烃>10.产生桥口、白庙天然气组份差异的主要原因除成熟度影响外,天然气的母源类型起决定作用.(2)天然气氦同位素分析表明桥口地区深层天然气为壳源气,白庙地区气藏主要为煤型油型复合气藏,并有少量幔源氦的混入.(3)油源对比结果表明,桥口地区浅层ES<,1>~ES<,2><下>油源主要来源于东部前梨园洼陷与西部海通集洼陷孟居-南湖地区ES<,3>段烃源岩早期生成的成熟度较低的原油,东翼葛岗集洼陷一侧的桥14、20、23、25、60井深层与葛岗集洼陷烃源岩有关,桥口垒块桥38井原油与前梨园洼陷烃源岩有关;白庙构造北翼前8、白12井原油主要与前梨园洼陷ES<,3>段烃源岩有关,构造中部白54、17、9等井的凝析油与前梨园洼陷洼陷中心的ES<,3><2>段烃源岩有关,白庙构造南翼白16、白18井原油来源于葛岗集深部ES<,3>段生油岩,杜寨断层下降盘白55井原油与该井附近ES<,3>段烃源岩相关.(4)桥口-白庙地区原油及油砂抽提物饱和烃含量高,一般都在80%以上,并且油砂抽提物中含有大量蜡,非烃与沥青质含量低.表明该地区原油含蜡量高为高蜡原油.通过含油砂岩自由态组分、颗粒吸附态组分、油气包裹体分析可以获得油气藏在充注过程中有机流体的地球化学性质的变化,了解油气藏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过的油气成藏与再分配,比较可靠分析油气藏的成藏过程.油气包裹体与颗粒吸附态主要反映早期储层流体的相态,空隙自由态反映现今流体特性.对于多次不同性质的流体充注后期发生改造的油气藏,储层中的三种流体性质有明显区别,如李屯气藏和;对于油气来源稳定单一的油气藏三种相态的流体没有明显的差异.(5)应用伊利石测年法、包裹体测温法分析了桥口-白庙地区油气藏的成藏时期.桥口构造顶部浅层主要成藏期为24Ma~20Ma相当于东营组沉积末到剥蚀早期,构造中南部与构造西翼及东翼地垒区的成藏时期为比较相近为33.5Ma~20Ma相当于东营组沉积期到抬升剥蚀初期,构造东翼李屯区成藏期较早为37.8Ma~20Ma相当于ES<,2><上>段沉积时期到抬升剥蚀早期,该区在第四纪以来可能有天然气再次注入.白庙构造顶部浅层气藏成藏时期为28Ma~19.5Ma,相当于东营组沉积末到抬升剥蚀初期,构造中部成藏时期为26Ma~19.5Ma,略晚于顶部浅层的成藏时期,南北两翼与杜寨断层的下降盘成藏时期相当,南翼略早于北翼,南翼成藏时期为34.5Ma~20.5Ma,北翼为34.5Ma~19Ma,杜寨断层下降盘成藏时间为35Ma~22Ma为白庙地区成藏最早的区带.(6)兰聊断层是C-P煤成气运移通道、杜寨断层是前梨园洼陷与葛岗集洼陷深洼ES<,3>泥岩生成的油气向白庙构造运移的主通道,白庙地区次级断裂是天然气运移的次级通道.(7)根据油气藏相态、油气来源、成藏时间等因数,桥口构造平面上可划分4个油气充注系统:①桥口构造顶部浅层(ES<,1>~ES<,2><下>)油藏充注系、②中南部深层(ES<,3><2>~ES<,3><4>)油气充注系统、③东翼地垒带油气充注系统、④东翼南部李屯天然气充注系统;白庙构造可划分5个油气充注系统:①构造顶部浅层(ES<,2><下>~ES<,3><1>)天然气充注系统、②构造中部凝析气充注系统、③构造北翼油气充注系统、④构造南翼油气充注系统、⑤杜寨断层下降盘油气充注系统.
其他文献
高铁站是高速铁路上连接旅客和列车的重要装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确保能够在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之中取得更大成就.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高铁站房装修材
本文运用T.A.Cross的层序地层分析原理与技术,综合利用地震、地质、钻/测井资料,结合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将东部凹陷分为裂谷段与调节带,对古近系地层进行了三级层
基于缓和能源供求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热电技术作为新型的能源转换关键技术,可以将低品质热能转化为高品质电能,供车载电器设备使用,从而提高车辆的燃油经
自从70年代提出结构控制的概念以来,工程结构的被动耗能减振、主动和半主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长期以来,工程结构的振动控制还是主要以被动耗能减振为主,而理论上具有较好控制效果的主动和半主动控制由于缺乏有效的低能耗、快速响应的控制装置而受到限制;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的具有屈服应力大,响应速度快、能耗低、显著的流变效应、对污染不敏感等特点的智能材料磁流变液,使工程结构的主动和半主动控制的实
本论文对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浆液与桩侧、桩端土体及桩体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后压浆工艺对提高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在工程实践中有效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以
本论文利用地质、测试、测井、试井及录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压力纵横向分布特征和压力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抬升降温、天然气补给(可能的煤岩、泥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学位
卫星敏感器作为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太阳敏感器、地球敏感器、恒星敏感器、光纤陀螺仪、三轴磁强计等。在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地面仿真试验阶段,通常采用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铁矿资源越来越紧缺,相当部分依靠进口,迫切需要寻找和开发非传统的铁矿资源。我国河北等地区有丰富的超贫磁铁矿资源。然而,我国现在还缺乏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