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骨刀及椎板成形术应用于椎管内肿瘤手术的临床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x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在32例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超声骨刀与传统咬骨钳的效果比较,观察术后骨性愈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超声骨刀在安全性及可靠性方面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肿瘤外科住院的患者中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共32例,分为超声骨刀组(16例)、咬骨钳组(16例),入组患者均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在术前评估脊神经的功能情况。所有患者均由本医疗组带组教授及副教授级神经外科医师实施手术,超声骨刀组术中采用超声骨刀行椎板后路切开,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卸下的棘突椎板复合体以钛板、钛钉固定,完成原位回植、实现椎管成形。咬骨钳组术中采用咬骨钳行传统棘突椎板咬除术式,暴露手术部位硬脊膜,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无椎管成形操作。记录全部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硬脊膜充分暴露所需时间、硬脊膜暴露过程手术出血量、术中硬脊膜损伤情况、术前术后3~6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SIA分级)及骨质愈合情况(超声骨刀组)。对研究结果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出院后骨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研究共顺利实施椎管内肿瘤切除术32例,超声骨刀组在术中及术后骨愈合方面表现出较明显优势,其术中完全暴露硬脊膜过程中出血量少于咬骨钳组(P<0.05),未增加硬脊膜损伤率,远期神经功能得到良好恢复(ASIA分级)。另外,虽然总样本中暴露硬脊膜的手术时间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当切除脊椎节段≥5时,超声骨刀组能够比咬骨钳组更明显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术中超声骨刀体现出切割精度高、操作效率高、手部疲劳性低、手术出血少、术野清晰、对软组织保护好等优势,特别适用于多节段椎管内肿瘤手术的椎板切除。术后3~6个月超声骨刀组部分患者回植的棘突椎板复合体出现骨性愈合,1例发生轻度医源性椎管狭窄,但患者无明显神经卡压症状。结论:超声骨刀作为一种新型手术器械,能够安全有效地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其组织选择性、热效应和空化效应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很好的保护神经血管等软组织,并且超声骨刀可以更方便地实现棘突椎板复合体的原位回植,对术后重建脊柱解剖结构及后期脊柱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故应用超声骨刀联合棘突椎板回植术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推广。
其他文献
<正>“我这把年纪学电脑?开玩笑!这玩意电线乱麻似的,键盘还有数不清的格格,别说弄懂,看着都害怕。”这些想法貌似有理,其实是患上“科技恐惧症”。
文章从市场角度出发考虑问题,采用SCP分析框架,着眼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绩效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最终以SCP框架的核心——市场行为为中心,通过对价格、广告、产品营销
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此,需要相关人员利用所学知识制定严谨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而地质环境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
<正>人的一生,从出生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到寿终闭眼的那一瞬为止,除了睡觉休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自己的眼睛。数十年的环境有害因素以及肌体的老化等共同作用,使50岁以
目的分析匿源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评估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匿源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6月至2011年3月对11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匿源
<正>在当前以重视能力和素质考查为立意的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愈加重视,新颖的高考实验题层出不穷。可谓“高考新模式,实验新题型”,为了使学生尽快熟
<正>投融资体制改革会引起资本投资总量、结构的变化.建筑业的需求直接来自资本投资,而大部分资本投资会构成建筑业需求,所以资本投资总量、结构的变化也将引起建筑业需求总
<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相关技术在快速地更换替代中成批涌现,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产业应用迎来了一个创新变革的新时代。其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
每年9月21日是"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老年痴呆症协会统计,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0%的人患有此病,目前全球患有此病者已超过1800万,并且还有继
<正>在我们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出错,甚至出大错,不信你试试:请你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1.铜与浓盐酸反应C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