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女性身份与其接受历程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清照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女性作家。她不仅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诗文兼擅。即使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文坛上,也无法掩盖她的光芒。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我们今天在史籍以及后人的著述中所看到的李清照,是否真的就是当年的那个她呢?历史的记载从来都不能达到真正的客观与精确,往往带有个人偏好、社会因素、道德因素等等。因此,即使是从史料和著述中见到的李清照,也并非就是宋代真实的李清照,甚至宋代史料的记载也不一定就能客观准确的描述她。同样,元代、明代、清代以至于今天人们心目中的李清照,都和当时的李清照有很多不同之处。在时间的长河里,对于李清照的记载,总是保留着一部分真实,另一部分则是后人不断对她的重塑与再造。  历代对李清照的接受历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明清时期李清照作品数量的增加;第二,明清学者关于易安再嫁一事的争论,尤其是清代学者对易安再嫁的否定几乎成为文坛主流观点;第三,将李清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她本人混为一谈;第四,把李清照与赵明诚塑造成“文人情侣”,美化他们的爱情。后人为了接受李清照,会对她的形象进行再造。而对李清照形象的重塑,则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她的接受。在李清照的接受历程中,后人不免结合历史和当时社会情况的需求,以及个人喜好,用自己想象中的李清照代替宋代真实的李清照。
其他文献
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红色经典”在中国革命文化领导权的建构中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得到了最为广泛而有力的传播。它对整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是其
这是一篇关于当代小说阅读形态的论文。作者选取当代文化领域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综合性文化现象——“金庸小说”作为对象,借助于对它的阅读研究,探讨阅读视角的当代流变以及若
明代中叶戏曲家梁辰鱼凭借传奇《浣纱记》而享誉文坛,声名鹊起。作为一名戏曲大家,梁辰鱼不仅在传奇方面成就斐然,在散曲方面亦不逊色,著有散曲集《江东白苧》。论文试图以梁
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做事丢三落四、失眠、情绪起伏、智力减退、手脚麻木、偶尔头脑一片空白……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有诸如此类病症,怎么看都不像得大病的样子。殊不知,这可能是一种叫做“腔隙性脑梗塞”的病引起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金武主任医师提醒说,这类患者若不及时发现并治疗,就可能瘫痪甚至酿成悲剧。    常常在“光天化日”发作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占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