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开展了近两年,改革形势及内容多维复杂,意义深远。及时地对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评价,找出现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对于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是非常有益的。文章的构思及完成是建立在笔者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亲身经历的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教学工作,以及对山东省实验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着较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的,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现实启迪。文章的第一部分从课程实施与管理的角度,从关注新课程育人目标的变化,新课程理念的变化,新课程内容及结构的变化,学生管理、德育内容及学生评价方式的变化四个方面,论述了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目标与新要求。第二部分则从新课改下管理思想和课程管理、实施策略的确立为切入口,对学校在新课改形势下面临的管理思想、教育原则、课程实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三、四、五部分是文章的主旨所在。第三部分对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详尽、透彻的解读。第四、五部分以山东省实验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例为依托,对山东省实验中学历史新课程中的必修、选修和研究性学习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等课程设置情况进行阐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是增强了课程的选择性,而选择性的实现则是通过开设选修课程实现的。学校按照课程实验方案的要求,认真研究选修课程的开设思路与内容,克服困难,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及升学需求的选修课开设体系。山东省实验中学及历史教研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这几个方面设计了一套可行的课程安排,为了顺利完成三个必修模块的教学,按照学校教务处的要求,高一历史备课组加强了组内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和交流,保障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学生研究性学习方面,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3到6名同学组成。颇有成效的学生社团——舜泉文化研究学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