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影响深远。我国以德治国、和谐社会执政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就吸取了孔子伦理型行政思想的精华。近年来,孔子伦理型行政思想的研究蓬勃发展,但是其思想的美学意蕴仍然处于遮蔽状态,这不利于对孔子行政思想的全面把握。因此,笔者以一个崭新的视角,从美学角度研究孔子的伦理型行政思想,对孔子的伦理型行政思想进行美学阐释。
首先笔者从孔子伦理型行政思想的人性基础“仁”入手,阐述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观和“仁”的内涵。接着从德治、礼治、美治三方面来论述孔子行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德治即“为政以德”,是孔子行政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的内在教化与约束;礼治即“为国以礼”,是德治的保障,是对人的外在规范与制约;美治是德治和礼治的最终归宿,是孔子的大同社会行政理想和“浴乎沂,风乎舞雩”的人生理想相统一的境界,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境界。德治与礼治互为手段,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是美治的实现途径,两者缺一不可。最后论述孔子行政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孔子行政思想不仅能为行政美学学科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于我国的官德、制度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