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约阿希姆?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1768)是18世纪德国启蒙时期一位卓越艺术史家、鉴赏家、美学理论家和考古学家。其代表作有《古代艺术史》(Geschichte der Kunst Altertums,1764)和《关于绘画与雕刻上的希腊美术品的模仿之若干思考》(Gedankenüber die Nachahmung der griechischen Werke in der Malerei und Bildhauerkunst,1755,简称《希腊美术模仿论》)。《古代艺术史》在出版两年之后即被译成法文,曾在当时的欧洲学界引起很大轰动,意味着获得最为高尚的认同。他开创了科学系统地研究艺术史的新时代,被誉为“近代艺术史之父”,是西方艺术史和思想史上跨时代的人物,其影响不容忽视。汤普森在《历史著作史》中认为《古代艺术史》不仅在实际方法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历史发展观上,尤其在希腊考古学和希腊艺术研究领域里,可谓一座里程碑。温克尔曼以《古代艺术史》获得声望,人们对他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美学领域,从而忽视了他在史学发展史方面的贡献。故从史学角度深入研究温克尔曼,不仅可以全面认识他的历史地位,而且对于全面认识启蒙时期的史学也是有所裨益的。 温克尔曼时代,德意志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整体上落后于英法等国,政治上四分五裂,同时,德意志文化不受重视,而值得他们自豪的仅有那场宗教改革运动。从温克尔曼的学术渊源来看,他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起了很大作用,培养了他的批判意识,温克尔曼受到启蒙思想的泽被,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他身上很好地结合并发生深刻影响,伏尔泰的“历史模型”、孟德斯鸠的历史环境论、瓦萨里的《名人传》都对他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考古学先驱,他还受到法国蒙福孔古物研究和克罗斯艺术体系的影响。 温克尔曼在史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第一,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史写作模式,被誉为“近代艺术史之父”;第二,改变了欧洲人千年以来认为古罗马是古典文化源头的观点,提出古希腊才是欧洲古典文化源头的说法;第三,认为艺术史能够更单纯集中地展现历史内在逻辑和人类理性规律,故他在艺术史研究中创建了历史体系。 温克尔曼史学观念与方法体现为:首先,他运用历史主义方法,在具体环境中分析古希腊艺术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有:气候的影响、国家体制和管理所产生的自由、古希腊对艺术家的尊重。之后,依据风格的变化,将古希腊艺术史划分为四个依次发展的阶段,即远古风格时期、崇高风格时期、典雅风格时期和模仿风格时期(即衰落时期)。这种分期也许并不准确,但他确实将历史主义方法引入艺术史研究。其次,启蒙时期的历史进步论,在温克尔曼的思想上烙下了印记,其《古代艺术史》就体现了这种进步史观。但与此前瓦萨里的艺术进步观已有所不同,他在解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时,丝毫没有提及上帝,可见,他已经跳出其前辈瓦萨里无法逾越的中世纪的“上帝之城”。最后,在艺术史写作中,温克尔曼采用叙述史学的方式,避免艺术史沦为艺术家的传记,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史。叙述体的使用对温克尔曼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必须在纷繁复杂的资料中通过理性分析来找出真相,因此而产生的考古学,也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温克尔曼身后有一大批追随者。赫尔德继承温氏将历史主义引入艺术史研究的做法并将之系统化。黑格尔则赋予其历史主义以辩证性,从而丰富了其“自由”的内涵。布克哈特继承和完善温氏的艺术史系统,进而形成了西方艺术史写作中“温克尔曼——布克哈特”传统,这种传统在沃尔夫林那里最终形成了经典的艺术史风格理论。 温克尔曼的史学存在着若干局限。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到温克尔曼运用史料,有时没有参考原文,受到其他人的误导。温氏认为后人想要获得艺术成就必须模仿古人,这种主张陷入了绝对化。《古代艺术史》并非通史性著作,但在书中已经显露出作者的“欧洲中心论”倾向,他对希腊之外的艺术涉及很少,且存在着明显的误读。而单就希腊艺术而言,因为他所看到的艺术作品多半是罗马人的复制品,故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历史材料上,他的研究都存在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