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贵阳市居家轻中度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探索影响轻中度失能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构建合适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贵阳市两个区8个居委会60岁及以上的1905名居家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出轻中度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各234例。(1)失能老人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Katz指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健康调查简表。(2)家庭照顾者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照护情况、Zarit照顾负担量表。将收集的原始资料数据双人录入Epidata3.1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的LSD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共调查居家老年人1905例,其中筛选出轻中度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各234例。(2)失能老人中轻度有174例(74.36%),中度有60例(25.64%)。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IADL)总的依赖率高于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hysical Self-Maintenance Scale,PSMS)总的依赖率,PSMS项目的依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洗澡、上厕所、行走、穿衣、吃饭、梳洗;IADL项目的依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乘车、做家务、做饭菜、购物、洗衣、打电话、处理钱财、服药;失能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96.15%,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有51.28%,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3)失能老人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19.18±5.90)分,64.10%的老人处于低自我效能感。失能老人家庭功能平均得分为(5.60±2.72)分,20.51%的老人家庭功能呈重度障碍。相比普通老人,失能老人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综合评分均低于普通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0.26%的家庭照顾者处于高护理负担水平。(5)失能老人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项目的自理意愿中,67.09%的失能老人表示不愿别人照顾,尽量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家庭照顾者的ADL项目替代护理意愿中,38.46%表示会尽量让老人自己做,34.62%表示会尽量帮老人完成。(6)轻中度失能老人ADL失能的影响因素有失能老人的文化程度、性别、月收入、子女数、家庭功能、心理状况以及家庭照顾者对老人功能恢复可能性的看法与替代护理意愿。结论(1)贵阳市居家轻中度失能老人PSMS与IADL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且家庭照顾者处于较高照护负担水平,提示社会各界在关注失能老人的同时,也应重视家庭照顾者的身心状况;(2)贵阳市居家轻中度失能老人总体自理意愿较高,但在照顾过程中因老年人自身及照顾者原因导致部分自理能力弱化,存在替代护理状况。(3)贵阳市居家轻中度失能老人ADL受其本身及家庭照顾者两方面影响。应根据失能老人的ADL失能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减少失能老人的ADL依赖性,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同时,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