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教是中国固有文化酝酿下的本土宗教,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道教建筑作为承载道教文化与道教思想的重要物质载体,经历了几个时期的兴衰变化,承载着道教文化的主脉,形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特色的建筑体系。邯郸作为早期北方道教的中心,早在东汉时期就有道教在邯郸地区传播,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巅峰,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沃土。邯郸道教建筑无论是在选址、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单体建筑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其独有的地域性建筑特色,同时包含了邯郸的民俗文化、书法、绘画、医药、武术等各个方面的艺术形式,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邯郸道教文化。通过对邯郸道教建筑的研究,探寻在邯郸地域性文化影响下道教建筑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这对研究地方性建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保护与发展邯郸古建筑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邯郸道教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历史资料与文献,对道教的发展史与道教建筑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解、梳理,同时通过测量、拍照等手段对邯郸现存道教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得出邯郸道教建筑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邯郸道教建筑在发展、选址与平面布局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其次,对邯郸道教建筑在选址、平面布局、空间组织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得出其具有的地域性特征;再次,从道教建筑单体出发,将邯郸道教建筑分为主体建筑、附属建筑及建筑小品三种类型,对其平面形式、屋顶形式及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其地域性特点;最后,分析邯郸道教建筑的装饰艺术,并将其与官式、民间等做法进行了对比,总结邯郸道教建筑中具有的融合了本土文化的地域性元素与手法。研究邯郸地区现存的道教建筑,总结其具有的地域性特征,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总结出道教建筑中所蕴含的道教哲学思想与生态思想,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思路。同时,还可以为邯郸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提供基础数据和相关历史要素,为邯郸更好的建设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相关理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