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电信号特性分析与处理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geng2051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于2004-2006年首次对菊花、大丽菊、瓜叶菊、雏菊和茼蒿等5种菊科植物以及木犀科植物桂花的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的电信号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监测研究。就所获取的大量植物电信号数据采用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小波分析、ARIMA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等5种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处理,初步建立了植物→电信号获取→计算机信息数据处理→植物电信号特征分析、预报系统。得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果是:1.进一步确定了菊花等5种菊科植物以及木本植物桂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电信号的幅值主要处于μV量级,均方值大致在10-5-1mV2之间,功率谱均分布在低于1Hz的频段,是一种微弱低频信号,这是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础。2.首次建立了形如y=f(m,t)c+g(m,t)的桂花形成层电信号和韧皮部、木质部电信号的关系模型。简单阐述了模型的生物学意义,为植物学中木本植物茎秆增粗增长生长新增了数学逻辑表征。3.选择db3小波基函数对上述各植物电信号作3尺度小波分解并重构各层系数。随着尺度的改变,植物电信号的各细节成分被分解突现出来。细节系数与植物电信号中的噪声相关。低频尺度(近似系数)反映了植物电信号的主要特征,高频尺度(细节系数)反映了植物电信号的突变点。通过对细节系数的分析,可以精确检测出植物电信号中动作电波出现的位置。此外,尝试采用小波软阈值消噪法对采集到的植物原始电信号进行了消噪处理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4.第一次成功地获得了多种植物电信号在ARIMA模型分析中良好的拟合、预测效果。初步实现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植物电信号的时间序列拟合与预测,结果表明RBF网络对学习样本的内符检验效果很好,拟合误差极小,并分析了改进网络外推检验(预测)效果的方法。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从2019年年底武汉发现肺炎病例至今,在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的带动下,中国采取了基于围堵策略的防控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体温检测、佩戴口罩与洗手消毒等,同时进行积极主动监测,迅速发现并立即诊断、隔离病例,严格追踪并隔离密切接触者等相关措施。通过所采取坚定有力的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为全球应对新
期刊
针对现有螺旋张紧装置行程调节范围小、操作不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螺旋张紧装置。该拉紧装置可适应的带式输送机长度为100~300 m,可满足张紧行程1~3 m的调节范围。现场操作方便,无需特殊工具,1人即可完成,应用范围更广。
目的:检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The Brief Parenting Scale,PS-7)在中国幼儿父母群体中的适用性。PS-7是由Sai-fu Fung等人在原版30题量表的基础上,进行简化研发的一种用于测量父母教养方式的自我报告工具,分为松懈和过度反应两个维度,共7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7级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家长越倾向于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该量表在香港青少年父母群体中开发施测,与现有
数字时代来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形成线上和线下相融合、支付和金融相促进、城市和乡村全覆盖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我国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体系构建取得积极进展,走在全球前列。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亟待进一步加强监管。建议落实中央关于平台经济发展和监管的最新精神,因症施策,从完善规则、明确目标、反垄断和反洗钱以及创
学位
基于激光冷却和囚禁的铯原子喷泉钟是目前准确度最高的时间频率基准,其频率不确定度已经进入10-16量级。而激光冷却中性原子或单离子光钟有潜力实现10-18的量级,比目前最好的喷泉钟高100倍以上。2006年第17届CCTF会议将锶原子的5s21S1-5s5p3P0作为时间频率的次级秒定义之一。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代替铯原子频率标准成为更加先进的时间频率秒定义。锶原子的冷却和囚禁是锶光钟研究中最基础也
学位
三叉神经痛(TN)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出现的面部阵发性剧痛,抗癫痫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适应证为经至少3种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不缓解或出现无法忍受的副作用。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又分为神经损伤性和非神经损伤性治疗。另外,神经调控刺激术如脑运动皮质刺激(MCS)和深部脑刺激(DBS)是新兴技术,也可以缓解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程度。本文对三叉神经痛非药物治疗的历史
视频资源的应用为现代化教学的创新提供了可行性途径。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应用展开论述,通过分析在理解力、教学效率、学生感知、学习兴趣等方面视频资源之于生物教学的突出作用,提出了在知识梳理、生物实验、课堂互动、教学情境、课外延展等方面应用视频资源,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能的建议,以期通过策略与手段的创新运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更好地改进初中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