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的城市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引发的生境退化、生物入侵、人为干扰等生态环境问题,对城市植物区系产生了诸多影响。杂草作为城市植被的特殊组成部分,具有生活史短、敏感性高、可塑性强等特点,而草本层对于乔木幼苗的更新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是研究城市化过程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的良好对象,探究其谱系多样性和谱系结构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历史事件和近代因素对群落构建的影响。本研究以92个上海城市森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春秋两季调查林下草本层组成,并利用DNA数据构建上海城市常见草本层物种的物种库谱系树。在此基础上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对92个样地的城市化程度进行了量化,进而从物种多样性、谱系多样性和谱系结构三个层面剖析了城市化对于城市森林林下草本层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科属组成看,上海城市森林林下草本层共记录植物物种221种,隶属于77科182属。从生活型和生长型看,上海城市森林杂草以矮生长型杂草为主,占62.3%;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所占比例差异不大,分别占53.2%和46.8%。上海城市森林林下草本层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城市化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春季的Shannon-Wiener指数无明显的城乡差异,秋季的Shannon-Wiener指数与城市化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2)基于DNA数据构建的上海城市草本层常见物种种库的谱系树和在APGⅢ分类系统基础上得到的谱系树,在目和科水平上基本一致;但在一些多种科中,一些物种的亲缘关系有所不同。上海城市森林林下草本层群落的谱系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秋季的NTI和NRI指数与物种丰富度呈负相关型,即谱系结构随着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趋向于发散,但春季则无显著关系。3)上海城市森林林下草本层的谱系多样性总体与城市化程度存在负相关性,但是其谱系结构总体与城市化程度无显著关系,仅秋季的NTI指数与城市化程度存在负相关性。此外,上海城市森林林下草本层的谱系结构在秋季随着郁闭度的升高而趋向于聚集;在常绿-落叶混交林中,谱系多样性与郁闭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综上,城市化对上海城市森林林下草本层群落物种组成产生了影响,显著降低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但对谱系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这是竞争排斥作用和城市特殊的综合环境因子共同驱动产生的城乡格局。本研究对进一步剖析城市化对城市植被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并为设计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