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东乡野生稻与栽培稻杂种优势位点分析及增产QTL精细定位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igekk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Griff.)是亚洲栽培稻(O.sativaL.)的祖先种,从野生稻中发掘栽培稻中已丢失或削弱了的优异基因,对我国水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江西东乡野生稻为供体亲本、超高产籼稻品种“桂朝2号”为轮回亲本构建的一套265个系的渗入系群体,定位了野生稻与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位点,分析了野生稻与栽培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并对第2染色体上增产QTL(qGY2-1)进行了精细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旨在为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提供新基因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新的途径。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对渗入系、渗入系与桂朝2号回交F1群体的基因型分析及产量性状中亲优势的调查,采用单标记分析法,定位了42个杂种优势位点(heteroticloci,HL)。其中,30个HL表现正的遗传效应,15个HL与栽培稻中已报道位点相同或相近,27个HL可能是野生稻所特有的或在进化的过程中丢失了。表明野生稻中分布着能产生杂种优势的位点,发掘和利用野生稻和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对杂交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2.在定位的杂种优势位点中,38个表现为超显性效应,4个表现为显性效应。表明在单位点水平上超显性是野生稻与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的主要遗传基础。在42个杂种优势位点中,仅8个在渗入系表型QTL分析中检测到,杂种优势位点与渗入系表型QTL的遗传重叠率仅为19%,说明杂种优势与表型性状受不同位点控制。 3.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定位法,将来自东乡野生稻第2染色体上增产QTL(qGY2-1)精细定位在标记RM279与SBG1之间的102.9kb区域内。基因组分析发现,qGY2-1区域内包含了一个富含亮氨酸受体激酶(leucine-rich-repeatreceptorkinase,LRK)基因组成的基因簇,基因簇内表现出显著的等位基因变异。在桂朝2号和东乡野生稻中,LRK基因簇分别包含7个和8个串联排列的LRK基因拷贝,组成两个单倍型结构,两个单倍型区段所涉及的序列长度分别为43.9kb和52.6kb。进一步的表达分析发现,同一基因簇内的LRK基因有“加性”、“显性”、“超显性”等多种表达模式。通过单倍型区域等位基因结构和表达的变异分析,表明LRK基因簇是改良产量的候选基因。 4.来自东乡野生稻增产QTL(qGY2-1)在9311背景下,表现出了显著的增产效应。并且,部分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组合亲本在qGY2-1区域分属不同类型的单倍型,不同单倍型间能产生杂种优势。
其他文献
长江名字我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对她的报告文学作品有很深的印象.
问:你最近阅读过国内当代作家的哪些作品?你是怎么看待现实主义的,对写当下的小说有什么看法?rn温:我的阅读很杂,没有规律.我习惯阅读刊物,可能是我在办刊物,有点偏爱吧.要说
MAZAK公司最新开发的Integrex-100ST IV大型多功能铣车加工中心,是一种可以完成全部加工(D onein O ne)的新型机床。机床配置最高转速为6000r/m in的双主轴,与旋转刀具轴、九
健身的方法很多,健性的方法也很多,都说是效果特全特好,但古今中外,有谁,用了什么方法,使自己全面年轻40多岁了?从我的两张照片中可明显看到,我在健性健身之前,由于天生体弱
首先我肯定这几年关于底层关怀的文学创作所取得的丰收,尤其是关于农村题材的底层文学.rn但我同时觉得有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些作家跟真正的底层还是有隔阂的,这些人多半与农
作为作家,我认为我们现在必须回到自己的内心生活之中,不要去表达自己根本不想去表达的东西.当然,这一点尤其难以做到.因为我们的思维或多或少都被改造过,成了一个工厂所改造
椰子(CocosnuciferaL.)为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是热带果树种类中分布和栽培面积最广的果树种类之一。目前关于海南本地高种椰子资源遗传多样性、遗传背景及其育种价值方面的研究
现实与现实主义,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rn美国作家艾·巴·辛格曾经说过:“每一个所谓的主义都是陈词滥调……各种文学的流派和主义是教授们发明的.”现实主义从文艺复兴时期
2006年,对于宁夏的杂文来说,是值得深刻记忆的一年.借用一句套话,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3月16日,以第四届“香山杯”杂文大赛的圆满结束,标志着宁夏杂文学会上一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