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威海市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影像获取威海市1990、2000和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土地利用转换模型三个指标分析研究20年间威海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并基于Markov模型预测2020年和2030年威海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利用叠加分析、城市用地扩展数量变化分析、扩展用地侵占分析、城市扩展特征、扩展分布和趋势分析、城市质心移动分析和城市空间形态分析等分析威海市1990~2010年间的城市空间扩展情况,并从经济、人口、政策、地理环境等因素分析威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以期为威海市的土地利用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威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间,威海市耕地面积呈现持续减少的态势,且减少的幅度最大,但耕地仍然是威海市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面积不断增多,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先减后增。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变化最为剧烈,持续增长,共流入7779.47ha,主要来源于耕地。而耕地面积持续大量减少,流出了8063.32ha,其中6845.74ha的耕地变成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2)基于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威海市中心城区未来10年和20年耕地面积将大幅度减少,但所占比例仍然较大,2020年约占29.01%,仅次于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2030年,耕地面积进一步下降,所占比例为24.63%,甚至低于林地所占比例。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和林地面积均有所增加,成为威海市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水域、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基本稳定,相较于2010年的面积变化不大。(3)1990~2010年间,威海市中心城区的城市扩展迅速,中心城区面积增加6768.95 ha,增长率约为108.1%。扩展强度属于中速扩展。从扩展方向上看,主要是往西北和东南方向,形成一轴两翼的城市形态格局。城市形状发展较为平缓,城市发展比较稳定,且处于加速发展时期。(4)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口因素是城市拓展的直接原因。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政府政策也为作为沿海城市的威海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