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公园保护利用规划研究——以湖南烈士公园为例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及发展,作为城市“绿肺”的城市公园,其用地被侵占、资源不合理利用、设施被破坏、容量超载等现象屡见不鲜。为加强公园保护与管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于2006年3月31日出台的《国家重点公园管理办法(试行)》中首次提出了国家重点公园。它是指具有保护价值和重要影响,且有典型性、示范性、代表性的公园,也是城市的标志。该办法还明确指出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的公园需在一年之内完成保护利用规划。然而,目前针对国家重点公园的研究极其少见,对其保护利用规划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针对国家重点公园保护利用规划研究,不仅是对我国相关规定的响应,同时也是为更好的保护国家重点公园这一稀缺公共资源,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整理,运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城市公园保护利用相关研究为切入点,对国家重点公园保护利用规划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总结和提炼出国家重点公园的提出背景、特征、名单等相关内涵以及国家重点公园保护利用规划研究的必要性与相关理论。   (2)提出国家重点公园保护利用规划的目标、定位、要求、核心任务和规划技术路线。主要研究结论为:国家重点公园保护利用规划是公园保护发展专项规划;其目的是保护国家重点公园这种稀缺资源,同时为国家重点公园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该规划需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遵循“保护优先、适度利用、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的总则,对公园实施全面保护;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为规划前期工作:公园调查与资料收集、公园评价与分析;另一部分为规划重点内容:景观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微观层面)、特色空间格局保护利用规划(中观层面)和协调控制规划(宏观层面)。   (3)对湖南烈士公园这一国家重点公园的保护利用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公园进行评价与分析,得到湖南烈士公园的景观资源等级评价表、特色空间格局特征及现状、公园协调性现状等详细信息;采用分级保护与分类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对园内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古建、古树名木、植物多样性、水域等方面的保护提出了原则与措施;从特色山水格局、主体景观结构、特色道路骨架方面对公园特色空间格局进行保护利用规划;并对园内建筑风格、功能与景观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协调控制规划,也算出公园的环境容量约为2.03万人。
其他文献
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下发挥政府规制的影响力,整合京津冀地区物流配送资源,构建基于“一核”消费市场为导向、“双层+多中心”物流配送节点建设为重点、京津冀地区交通网络为
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提升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市政工程道路排水
预应力锚索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边坡加固方法,具有施工简便、施工快速、受力可靠以及经济合理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边坡施工中.本文以永泰三环路中海创至南江滨段道路工程高边坡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枢纽地段,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能源是中国与中亚地区贸易的关键领域,因此有必要深入认识中国与中亚地区贸易中细分的商
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和Excel统计工具对京津冀地区265个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从市域尺度来看,传统
大湘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该区域经济发展受主导产业规模与质量的影响.根据主导产业的特点及作用,构建区位商、增长量、人均产出、技术密集度和就业带动力的评价准则,
构建虚拟植物冠层结构模型可实现植物的形态仿真,通过虚拟植物冠层内各结构的动态模拟,可分析和预测植物的生长发育。本研究以保定地区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道路桥梁是我国交通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还关乎人们的出行安全性等.道路桥梁建设
促进工业生态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既是新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选取2005-2017年各地区相关数据,采用非期望SBM模型测算中国31个省(自
通过农业现代化指数和乡村文化发展指数,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及空间分布关系,最终根据2016年中国5种乡村文化子指标和5种农业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