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还原型菌种的研制及覆土新技术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ove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全世界栽培范围最广,生物学研究最深入,栽培技术最现代化,单位面积产量和世界总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双孢蘑菇栽培主要使用谷粒种或其他配方的固体菌种进行接种。新近出现的还原型液体菌种,以其制作周期短、活力强、接种量大等优点,并且克服了液体菌种不耐储存、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能力差等缺点,已经应用于金针菇和杏鲍菇生产。本研究旨在探索开发还原型液体菌种,以及替代材料中添加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产生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UW4代替常规覆土等新技术,实现双孢蘑菇的高效栽培。主要结果如下:1、液体菌种培养条件优化。以液体培养中菌丝球的生物量、菌球状态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料浸提液添加量(X1)、过氧化钙浓度(X2)、装液量(X3)为影响液体菌种培养的三个重要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模型:Y=+8.311E-003-6.950E-005X1-9.437E-005X2-7.996E-004X3+4.150E-005X1X2+1.270E-004X1X3+2.823E-004X2X3-3.225E-006X12-1.648E-005X22+8.153E-005 X32.推测出培养料浸提液添加量为50%,过氧化钙浓度为0.01 g/100 ml,装液量为80 ml,在此条件下,双孢蘑菇液体培养的菌丝生物量干重预测的最大响应值为0.009787 g/ml。此优化配方包含在试验处理中,实际值为0.0095 g/ml,与预测值相符。2、还原型菌种制备。从多种成胶物质中选出胶Y,在常温下固化效果最好,在其浓度为0.4%条件下,固化液体培养得到的菌丝球,4℃保藏。固化30 d后,将菌种液化接种于灭菌培养料平板中培养,在培养料中的生长速度比加富PD(PBG)培养基提高49.8%-77.9%。3、覆土新技术研究。共设计12个覆土处理,分别为常规覆土处理、常规覆土添加菌剂、常规覆土灭菌后添加菌剂、草炭土处理、草炭土添加菌剂处理、草炭土灭菌处理、草炭土灭菌后添加菌剂、生物炭灭菌处理、生物炭灭菌后添加菌剂、膨化珍珠岩灭菌处理、膨化珍珠岩灭菌后添加菌剂、蛭石灭菌添加菌剂。菌剂为恶臭假单胞菌UW4制剂,添加量为5%。每个处理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约为4 m2,随机分布。前二潮菇产量,草炭土处理最高,生物炭和生物炭加菌剂处理产量最低,其次是珍珠岩处理。其他处理与常规覆土没有差异。表明采用资源丰富的蛭石或珍珠岩添加UW4菌剂可以作为覆土替代材料。4、覆土中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产生菌对菇产量的影响。在双孢蘑菇二潮出菇采收后,对不同覆土材料中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产生菌数量进行测定,其菌数的对数值与前两潮菇的总产量之间表现出极显著(P<0.01)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表明覆土材料中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越大,一潮与二潮菇的总产量也越高。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快速发展,在对建筑艺术追求的同时,不规则的超高层结构已经普遍存在;由于超高层结构有自振周期长的特点,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竖向有刚度突变的楼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直是备受瞩目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通过太阳能电池的光生伏打特性便能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并且其环保性远高于传统的火力发电。目前商业化运用最
近年来,医院、车站、商场等公共建筑朝着规模巨大化、功能复杂化发展,建筑体量的增大和复杂功能的整合使建筑物内的人群构成更加复杂,此类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疏散问题也更加
过去30年,中国以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见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实现了城市化进程。据联合国开发环境署预测,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人口将突破10亿大关,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快速的
WRKY转录因子通过整合来自细胞质免疫信号并在细胞核内转录调节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植物抗病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但细胞质的信号传递到WRKY蛋白的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本实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抗性。Pyrabactin resistance 1-like(PYL)蛋白是ABA直接受体。然而,PYL家族各成员在ABA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功能不一,且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公用建筑、民用建筑层出不穷,尤其我国从古至今安土重迁的想法,使得越来越多的房子被快速建造起来,花费了很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其产量的高低与大多数农艺性状有着间接或者直接联系,如:株高、主茎节数、分枝等。目前大豆相比于水稻、小麦等高产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由此产生的活性氮排放量急剧增加,并且,有模型预测未来几十年全球大气氮沉降仍将继续增加。增加的活性氮通过沉降的方式进入到生态系
由于Na的丰度高、成本低而且具备与Li相似的化学性质,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替代品,有望用于大规模能量存储设备中。其中正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的关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