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模式探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5w56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后期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重要民主理论之一,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治理模式强调在多元性的社会现实背景下,通过构建各政治力量之间的互相协商机制来推进公民直接而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从而就决策和立法达成共识。本文基于对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比较,结合发展中国家民主化进程的特点,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模式的内涵进行深入探析。亨廷顿曾指出为了避免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动荡不安,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是衡量一国政治发展进程的双维指标。基于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旨便是通过推动人民广泛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来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全面实现以及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序、有效进行,同时解决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发展与稳定问题。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治理的演进路径以及发展特点进行系统性梳理,本文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模式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三种作用,即公民社会孕育功能、国家治理优化功能以及政府善治监督功能。最后本文探讨了在现阶段我国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的形势下,面对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现实性挑战,通过何种路径来提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治理能力,特别是通过提升协商民主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制度建设能力来推进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全方位民主善治建设。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也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发展吸纳的就业数量也与日俱增。农民工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支劳动大军,是我国历史
建立了梯级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逐次逼近(DPSA)和大系统分解协调2种降"维"算法的主要思想和实现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对比分析,认为2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