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词创作心态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石的一生颇富戏剧性,他早年曾在政治上叱咤一时,力主变法,晚年退居江陵,于山水游赏、参禅中了却一生。表面看来,这与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追求似乎并无特异之处,但其实质的不同就在于政治上他曾达到了人生的辉煌,最后又跌回了谷底。他的退隐实属无奈,那么对于这样一位复杂的政治人物来说,其晚年内心世界必然是丰富复杂的,笔者试图从他留存下来的不多的词作中对其内心情感略窥一二。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西望国门搔短发,九天宫阙五云深——荆公咏史抒怀词论析,通过其早期、晚期词的对比分析,重点论述早年的王安石积极用世、豪气勃发,晚年的王安石虽然远离权利的中心,但内心从未平静过,他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变化。第二章欲心如秋水静,应须身似岭三闲——荆公说禅词论析,重点通过对其说禅词的分析论述王安石晚年为了排解内心无法舒解的苦痛,潜心研究佛禅,以另一种关注,来寻得内心的一种平衡。第三章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荆公闲适词论析,王安石参禅,却并不佞佛,所以,佛禅不能完全消解他内心的烦恼,江陵一代的秀美风光成了他排遣的另一种方式。第四章前人佳句成新篇,妙笔生花启后人——荆公集句词论析,王安石博览群书,对前人诗作含英咀华,能够信手拈来,天然凑泊,结成集句,又往往是借他人酒杯,来浇自己胸中之块垒。第五章创词有新功,老来未等闲——荆公词在词史上的作用。本章从以诗为词、以议论为词、以才学为词三个方面及词的雅化等几方面研讨,认为王安石晚年,依然坚持着早年的开拓精神,在当时词坛革新的浪潮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江陵十年的王安石就是处在这种欲罢不能的痛苦之中,一方面他有意识的要逃离政治斗争的漩涡,另一方面内心却又无意识的去接近,越是接近越是痛苦,于是他寄心佛禅、游山玩水、饮茶读书却也只能表面上消解苦痛。对他自身而言根本就不可能完全忘怀政治。政治家、改革家的王安石在晚年写出了一系列独具个性的词作,这些词作恰恰反映了他此时独特的内心世界。
其他文献
风景道(Scenic Byway)是以自然资源、旅游经济和乡土文化为核心原则的新型道路景观模式,它是中国社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国外的成功案例—
虚拟现实和现实增强技术(VR/AR)技术是现代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结果,在商业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对VR/AR技术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实践教学的优势,劣势,机遇和
《中外小说林》被誉为“二十世纪初期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文学刊物”,其编辑出版的时间跨度近三年。这段时期正处于辛亥革命前夕的敏感时段,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发
左翼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学现象,但不同时期的左翼文学有着不同的文学样态,探究解放区时期左翼文学的演变过程可以让我们深入理解左翼文学思潮,把握这一特定文
园桥曾经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也是中国灿烂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桥发展到了现代,在材质、结构和形态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园桥不再仅仅是桥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总结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曾朴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一生横跨了创作、翻译和文学出版活动等诸多的文学领域。梁启超等出于“新民”的需要,因高度评价小说的启蒙价值而明显有别于
该文比较研究了长江下游地区典型城市水源,总结了长江下游典型城市水质安全保障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促进信息共享、提高行业技术水平等建议。
<正> 徐渭的《南词叙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南戏的理论专著,也是宋、元、明、清四代专论南戏的唯一著作。徐渭(1521—1593),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同时又是嘉靖、隆
本文将郁达夫置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历史语境中对其文艺理论进行探讨。导言部分,概述了郁达夫在国内的影响及研究现状。主体部分分成四章。第一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