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石的一生颇富戏剧性,他早年曾在政治上叱咤一时,力主变法,晚年退居江陵,于山水游赏、参禅中了却一生。表面看来,这与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追求似乎并无特异之处,但其实质的不同就在于政治上他曾达到了人生的辉煌,最后又跌回了谷底。他的退隐实属无奈,那么对于这样一位复杂的政治人物来说,其晚年内心世界必然是丰富复杂的,笔者试图从他留存下来的不多的词作中对其内心情感略窥一二。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西望国门搔短发,九天宫阙五云深——荆公咏史抒怀词论析,通过其早期、晚期词的对比分析,重点论述早年的王安石积极用世、豪气勃发,晚年的王安石虽然远离权利的中心,但内心从未平静过,他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变化。第二章欲心如秋水静,应须身似岭三闲——荆公说禅词论析,重点通过对其说禅词的分析论述王安石晚年为了排解内心无法舒解的苦痛,潜心研究佛禅,以另一种关注,来寻得内心的一种平衡。第三章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荆公闲适词论析,王安石参禅,却并不佞佛,所以,佛禅不能完全消解他内心的烦恼,江陵一代的秀美风光成了他排遣的另一种方式。第四章前人佳句成新篇,妙笔生花启后人——荆公集句词论析,王安石博览群书,对前人诗作含英咀华,能够信手拈来,天然凑泊,结成集句,又往往是借他人酒杯,来浇自己胸中之块垒。第五章创词有新功,老来未等闲——荆公词在词史上的作用。本章从以诗为词、以议论为词、以才学为词三个方面及词的雅化等几方面研讨,认为王安石晚年,依然坚持着早年的开拓精神,在当时词坛革新的浪潮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江陵十年的王安石就是处在这种欲罢不能的痛苦之中,一方面他有意识的要逃离政治斗争的漩涡,另一方面内心却又无意识的去接近,越是接近越是痛苦,于是他寄心佛禅、游山玩水、饮茶读书却也只能表面上消解苦痛。对他自身而言根本就不可能完全忘怀政治。政治家、改革家的王安石在晚年写出了一系列独具个性的词作,这些词作恰恰反映了他此时独特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