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侵权纠纷证明责任分配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ww86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普及,我国网络用户规模宏大,且增速极快,虚拟财产也不断出现新类型,如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财产纠纷也是纷至沓来。但是,虚拟财产的概念、法律属性、法律归属问题以及处理虚拟财产纠纷的具体程序都不明确,《民法总则》第127条虽将虚拟财产纳入了权利客体之中,然而,这一规定只是点到即止,我国并没有更加深入具体的相关规定。总体而言,我国关于虚拟财产的相关规定尚不完善。司法实践中,法院审理虚拟财产纠纷常常无从下手,或者“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中最具实践性的问题就是虚拟财产侵权纠纷中的证明责任分配问题,这一问题是法院审理过程中纠纷双方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整个审理过程中都会涉及的问题。因此,学术界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本文的研究首先从虚拟财产侵权纠纷涉及的标的物开始,探讨了虚拟财产的概念、属性及归属,明确了虚拟财产是一种属于运营商所有、网络用户占有的物权客体。在这一客体之上发生的侵权纠纷主要包括用户与第三人侵权、用户与运营商侵权两大类。在具体分析这两种纠纷形态后,本文认为应当对这两类纠纷分别适用不同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根据虚拟财产侵权纠纷的特殊性、对价值选择的考量以及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影响作用,针对用户与第三人侵权的案件应当适用一般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即“谁主张,谁举证”;针对运营商侵权的案件则应当适用证明责任倒置。通过结合虚拟财产分配规则与司法实践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主要侵权纠纷多发生于运营商与用户的侵权纠纷中,其中主体身份、损害事实、主观过错、因果关系、以及免责事由的证明责任分配问题尤为显著。在对国外的立法情况和司法实践经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虚拟财产侵权纠纷证明责任分配制度:首先,需制定虚拟财产单行法,明确虚拟财产相关概念;其次,在《侵权责任法》中规定虚拟财产侵权纠纷的归责原则,使得法院审理案件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后,对诉讼过程中出现的证明妨碍问题、电子证据问题、价值评估问题都应当从具体制度入手进行完善。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p21WAF1/CIP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和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p21 WAF1/CIP1 mRNA及
“嬉皮士”风格发展至今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以其独特的外貌特征在当今服饰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嬉皮士”风格美学理论以及设计表现手法为基础,分析其风格在当今服饰设计中的运用,文章对“嬉皮士”风格的来源以及在当今服饰设计中的表现形式、表现特征两方面进行了重要的研究与分析。论文还论述了“嬉皮士”风格对当下流行服饰的影响以及在未来服饰设计中的发展趋势,并对其在设计美学中的审美影响进行了相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分析与算法设计等理论研究中的经典问题,也是物流规划、行车导航等实际应用领域中的基本问题。由于Q学习算法具有环境无关性和离线学习的优点,无需建立具
目的研究哈尔滨地区第二磨牙钙化阶段和骨骼成熟度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对哈尔滨地区200名少年儿童(男92例,女108例)的牙龄和颈椎骨龄进行测量,运用统计
文章以郫县乡村酒店为例,通过对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影响酒店顾客体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同时指出郫县乡村酒店在开展体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
茶产业作为云南省的支柱型产业之一,是云南省传统及优势产业,在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双版纳州是云南省的茶叶主产地州,其茶产业的发展不仅对当地的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整个云南省的茶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茶园土地作为整个茶产业体系中的基础要素,其对茶产业机制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提高茶园土地利用效益的水平是促进其茶产业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对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地利
<正> 1.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现代语言学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音,便产生了音位学。把音位学的区别性特征的原理运用到语义学来研究词义的构成,就产生了义素
外轮理货企业作为专业从事理货的第三方机构,具有专业化、网络化、24小时值守、与货物零距离的诸多优势,对危化品物流运输安全隐患控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一、危化品物流现状
《心灵的慰藉》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特丽·威廉斯1991年出版的作品,这部作品既是威廉斯的代表作,也是生态女性主义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作者以其家族真实故事为背景,在述说
目的:本次研究把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病人进行分组治疗和疗效观察,探讨加味四妙舒腰方在湿热型LDH的临床作用,旨在为清热利湿立法治疗该病提供依据,初步探讨湿热型LDH患者在中医体质辨识分布规律情况,并为中医学治疗此类疾病拓宽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脊柱科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的90例LDH病人资料,随机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