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站火灾疏散仿真研究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mu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运输兼具安全、经济、便民、运能大等优势,处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的骨干位置。随着铁路客运规模的大幅增加与客运专线建设规模的显著扩大,大型和特大型铁路客运站数量显著增加。但是由于铁路客运站的高度集成化、规模化、内部封闭性和旅客集聚性,一旦站内发生火灾事故,如果缺乏有效的应急疏散方案,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旅客安全疏散,就极易引发恐慌和踩踏事故,从而危及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论文总结了国内外应急疏散研究的现状,分析了铁路客运站火灾发生原因、疏散难度、人员疏散心理及行为特性,归纳了人员特性、火灾产物和站内建筑结构对火灾情况下铁路客运站内的人员疏散的影响。论文在综合考虑必需安全疏散时间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基础上,建立了热辐射强度、烟气温度、CO浓度和空间能见度的计算模型,并对C0浓度计算模型进行了改进;同时考虑人员从众心理和火灾热辐射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对社会力模型进行了改进。论文依据火灾应急安全疏散理论设定疏散终止条件,运用Anylogic软件对大连站高架候车厅进行设定火灾情境和疏散方案的仿真实验,探究站内初始人数、疏散口的开放数量及位置、疏散人员的从众心理、火灾热辐射对疏散的具体影响。最后,论文对疏散瓶颈进行了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提高疏散能力的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效果进行了验证。通过对上述疏散实验及其结果的分析,得到结论:疏散时间随站内初始人数的增加、疏散出口开放数量的减少而加快减少,但火源点周围疏散出口的关闭反而会对疏散产生积极影响;站内初始人数一定,从众系数取值在0.0-0.3区间内时,乘客的疏散运动时间呈现波动趋势,并在从众系数为0.2时取得最小值,当从众系数大于0.3时,疏散运动时间随从众系数的增大而显著增加;火灾热辐射对人员疏散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减少疏散运动时间;对瓶颈区域人员进行分流能够显著增强铁路客运站的疏散能力。论文的研究结果将为铁路客运站应急疏散方案的科学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消除疏散瓶颈、提高疏散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采用盆栽试验对土壤干旱下不同品种冬小麦幼苗光合、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幼苗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
就我国当前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农业的整体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基层农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有了更多的重视。但是当前,我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农作物的生产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人们的节约理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目前小学生中存在四类典型的行为表现,折射出四类家庭教育问题。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教师要聚焦问题,深入分析,联合班主任引导家长寻找适合的教育策略。
背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护士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加,当个体的资源无法满足高要求的工作时,职业倦怠就容易发生。研究显示,护士的职业倦怠不容乐观,有学者将其比喻,护士正在遭受职业倦怠病毒的侵袭。职业倦怠危害护士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护理差错,从而影响整个护理服务质量。心理资本是对个体发展有利的内在资源,对提高组织绩效、工作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工作和家庭是个体重要的两个领域,当个体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