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领域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人类对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由于量子限域效应的制约,在目前信息化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微电子芯片已经很难按照摩尔定律所预言的速度飞速地向前发展。集成光路由于其具有高度集成、快速响应以及高速传递信息的的特点,在全光通讯等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是在亚微米尺度下实现微纳集成光路最大的瓶颈。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为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实现纳米光学器件提供了解决方案,近年来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对于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来说,金属吸收引起的损耗比较大,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引入增益介质来降低损耗,这就存在一个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问题;同时,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与物质相互作用也是一些器件的工作基础。研究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与分子相互作用,对基础物理研究方面以及相关应用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利用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研究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与分子耦合相互作用的工作还不完善。对于弱相互作用,耦合发射受到吸收增强的干扰,利用时间分辨光谱的深入研究较少,机理尚有争论;强相互作用方面,相关工作都是在非共振激发下研究的,此时热效应占主导,不能表现其本征的性质。本论文主要是针对目前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与分子耦合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制备了能够实现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耦合荧光发射的样品,利用搭建的时间分辨荧光各向异性测试系统研究其各向异性弛豫性质;第二,制备了J-聚集染料分子和金纳米棒粒子的强耦合杂化体系,并利用搭建的飞秒泵浦-探测系统研究了超快动力学性质,主要内容如下:(一)利用单通道测试法,搭建了基于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系统的时间分辨荧光各向异性测试系统,时间分辨率为0.2ns,测试窗口范围为50ns。(二)搭建了可以宽谱测量的飞秒泵浦-探测系统,测量波长范围从350nm到800nm,激发光波长可调谐范围从350nm到700nm,时间分辨率为100fs,测试窗口范围为1500ps。(三)利用双光束干涉制备了周期为375nm纳米光栅结构。在纳米光栅结构上利用热蒸发法蒸镀了50nm的银膜和30nm Alq3分子。在排除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诱导吸收增强干扰的前提下,观察到了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耦合荧光发射调控Alq3分子的荧光光谱。研究了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耦合发射荧光的稳态性质,表征了其角度依赖定向发射及高度p偏振的特性。利用FDTD数值模拟研究了荧光定向发射和光栅结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吸收色散曲线的关系。利用搭建的时间分辨荧光各向异性测试系统研究了其各向异性荧光弛豫曲线,发现表面等离子激元耦合发射的荧光在荧光衰减时间内各向异性值始终接近于-0.5。给出了表面等离子体耦合荧光是表面等离子体发光的新证据。(四)制备成了J-聚集染料分子和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强耦合的杂化体系。通过稳态吸收可以看出杂化结构有大约190meV的拉比劈裂。我们利用泵浦-探测技术,在共振激发条件下,观测到了一个新的瞬态吸收光谱结构,给出了强耦合杂化态存在的直接实验证据。通过分别测量上能态和下能态激发条件下杂化态的弛豫寿命,证明了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同分子的强耦合与光学模式同激子的强耦合性质等效。更进一步了解了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与分子强耦合相互作用的光物理性质,为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将传统光学器件纳米化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