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模型的不确定系统的模糊控制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88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基于模糊模型的不确定系统的模糊控制是智能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此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系列研究。首先,针对一类由T-S模糊模型表示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采用并行分布补偿(PDC)的基本思想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提出了一种鲁棒模糊控制器设计的新方案。利用Lyapunov方法给出了系统以衰减率α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利用了扩展的稳定性条件,故该方案具有较少的保守性。其次,针对一类非线性动态系统,提出了一种混合H 2 /H∞模糊输出反馈跟踪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基于LMI方法设计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器,使跟踪误差尽可能的小,并且对于任何有界参考输入,满足给定的H∞跟踪性能,以及在满足给定的H∞跟踪性能下,达到H 2次优控制性能,并将观测器与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特征值问题(EVP)。该方案结合了H 2最优控制和H∞鲁棒控制的优点,而且无需系统状态已知。另外还针对一类非线性动态系统,基于动态并行补偿(DPDC)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H∞模糊跟踪控制器设计的新方案。再次,针对一类含延迟非线性离散系统,利用T-S模糊模型对系统进行建模,基于PDC基本思想设计了一种具有未知参数的模糊控制器,并利用梯度下降算法对该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在线估计,提出了一种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的新方案。通过输入到状态稳定(ISS)方法,证明了系统输出和参考输出信号的误差有界且满足一定的平均性能。该方案不需要常用的参数投影算法和死区算法。最后,针对一类具有非线性输入结构的非线性系统,分别基于Lyapunov方法和小增益理论提出了两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利用I型模糊逻辑系统对未知函数进行在线逼近,提出了一种具有监督器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监督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有界,进一步通过引入最优逼近误差的自适应补偿项来消除建模误差的影响。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了跟踪误差收敛到零。第二种方案是利用T-S模糊模型对未知函数进行在线逼近,基于监督控制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具有监督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进行Web移植理论的研究;提出了面向模式思路解决数据访问层移植问题,以集成的观点进行业务逻辑层移植的辅助,通过静态走查工具实现页面表示层移植后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政府信息门户是实现电子政务的一种基本形式。电子政务是要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业务和应用,跨越各个层次,紧密结合、集约管理的开放式电子化服务环境。政府信息
身份认证协议是密码学协议研究的重要内容,身份认证对于保障信息只被合法授权用户访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因而加强对身份认证协议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用户应用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以GSM/CDMA等为代表的主要提供语音电路交换的2G移动通信系统正在向可以提供数据、语音和多媒体服务的3G、4G网络不断演进,移动网络体系结构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网络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网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与此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安全性问题。
目前,通信网和Internet还是相对分离的两个网络,虽然采用SIP、H.323、MGCP、MEGCO/H.248,软交换体系结构在传输层和控制层解决了电信网和IP网络的互通,但是如何在业务层使电信业
公路施工是包括摊铺机、压路机、转运车在内的多种大型施工机械协作共同完成的过程。保证各施工机械能够在现场恶劣的情况下能正常完成施工过程是相当重要的。在“转运—摊铺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作为物联网中重要的分支和底层网络的关键技术,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近年来IPv6协议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使用IPv6技术可获
数据库复制是分布式环境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同时由于数据库异构现象越来越普遍,研究异构数据库复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际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目前具体的异构数据库复
虽然机器翻译已经有了50年左右的历史,但目前它的研究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机器翻译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规则、基于例子和基于统计的三种方法,但它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