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句丽山城研究是高句丽考古的一个重大课题。山城作为高句丽领土扩张的实证,不但是对外战争的防御设施,而且是对内统治的基础设施。本文运用考古学方法,对典型高句丽山城的考古学特征进行整理,提出高句丽山城确认条件并对辽东地区的山城进行再确认。讨论辽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分布与类型、分期与演变,进而探讨高句丽山城的等级和高句丽晚期的西部防御体系。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辽东地区的高句丽山城,研究的空间范围即整个辽东地区,时间范围从高句丽政权建立到灭亡的整个期间。介绍了辽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的既往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硏究目的、方法与局限性。第二章是高句丽山城的考古学特征。第一节是高句丽山城的确认条件。以目前发现的典型高句丽山城的考古资料为依据,分析山城具有的各方面考古学特征,提出高句丽山城的确认条件。第二节对辽东地区发现的山城进行再确认。第三章是辽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分布与类型。第一节是辽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分布。将辽东地区的高句丽山城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分布区,分别为辽东山地区、辽河左岸至千山山脉区、辽东半岛区。第二节是山城的规模。将辽东地区的高句丽山城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第三节是山城的自然形态分析。山城根据所处地形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形态,即山顶型、包谷型、马鞍型。第四节是山城的类型。对高句丽山城进行考古类型学的划分,大致分为单一城型、左右城与内外城型两种。第四章是辽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分期与演变。结合高句丽的领土扩张过程与高句丽各时期筑城法的不同、城内外附属设施的变化以及出土遗物的变化等,以高句丽的两次迁都作为时间上的分界线,将辽东地区的高句丽山城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为建都“五女山城”到定都“国内”;定都“国内”到迁都平壤;迁都平壤到高句丽灭亡。并分析各个时期高句丽山城的特点。第五章是山城的等级与高句丽西部防御体系。第一节是山城的等级。依据山城所具有的功能上的区别,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第一等级的山城具备军事防御和政治统治的职能,第二等级的山城具备军事防御和地方行政管理的职能,第三等级的山城仅具有军事防御的职能。第二节是高句丽西部防御体系。结合辽东地区高句丽晚期的山城分布情况,认为高句丽晚期在西部边界上建立了一道绵延千里的山城联防线,并在辽东半岛的大洋河、碧流河流域建成了一个山城防御圈,二者共同构成了高句丽晚期的西部防御体系。第六章是结语。总结本文的研究结果,指出研究上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