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振动辅助微成形中的超声作用机制及其对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f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产品微型化的趋势,微型制造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微成形技术是微型制造领域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尺寸效应”的存在,基于宏观连续介质力学的塑性成形理论和传统的塑性成形工艺与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微成形的需要,微成形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变形行为改变和局部缺陷严重等问题。超声振动辅助微成形具有降低成形载荷、减少界面摩擦、提高材料成形性能和提升成形零件质量等优势,可有效解决传统微成形面临的问题,近年来成为微成形领域的研究热点。但迄今为止,现有的微塑性成形理论体系尚不成熟,超声振动对材料成形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超声振动引入微成形后,超声振动辅助微成形过程中材料成形性能和变形规律等愈加复杂。尤其是超声振动参量对材料流动变形规律的影响、超声振动与尺寸效应的耦合作用、材料本构关系和理论模型不能准确反映超声效应的作用机制等问题,成为制约超声振动辅助微成形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瓶颈。为此,本文设计并建立了超声振动辅助微成形实验系统,通过T2纯铜材料的微镦粗、微挤压和微压印等典型金属塑性成形实验,系统研究了微成形中超声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对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尺寸效应、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的耦合作用,并利用有限元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研究了超声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的宏观作用机制和微观作用机理。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为解决传统“表面层模型”中存在的表面层厚度过小、表面层应力和内部应力不连续等与现实不符的问题,本文基于微镦粗、微硬度实验结果和塑性成形理论对表面层模型进行了修正,给出了表面层厚度和各部分应力的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了基于晶粒尺寸的表面层厚度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证明了所提出的修正表面层模型和表面层厚度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材料在微尺度下的变形行为。为系统研究超声振动对微成形中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声学理论和模态分析方法,设计并制作了超声振动辅助微成形实验系统,利用该实验系统进行了 T2纯铜材料的微镦粗和微双杯挤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超声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与尺寸效应均存在明显的耦合作用,试样尺寸越小,超声作用效果越显著。基于材料硬化模型和微镦粗实验结果,构建了 T2纯铜材料在尺寸效应和体积效应耦合作用下的本构模型。研究还发现,之前在双杯挤压实验中有学者得出超声振动使界面摩擦增大的结论,是当超声振动使上、下冲头的摩擦状况出现差异时,继续利用传统方法标定摩擦因子而得到的“假象”。针对目前有限元模拟无法准确反映超声宏观作用机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有限元模型中利用材料流动应力下降和摩擦系数降低分别表征超声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模拟了超声振动辅助镦粗和U型槽挤压过程,量化分析了成形过程中的超声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反映出超声振动作用下的材料成形行为,在镦粗和U型槽挤压过程中,超声体积效应、表面效应及其对成形过程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针对材料成形中超声振动的微观作用机理缺乏理论支撑的问题,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和分析了超声作用下单晶铜的微拉伸、微压缩和相对滑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超声振动提高了内部原子的振动能量,促进了位错的生成、运动和湮灭等动态演化过程,是超声体积效应的主要作用机理;超声振动为表面原子的跃迁提供了额外的能量,使其更容易突破能量垫垒,减少了粘滑摩擦行为,是超声表面效应的主要作用机理。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将超声振动应用于微圆柱压印工艺,显著提高了压印成形效果,微圆柱压印高度最大增长了500%。超声作用时间和最大成形载荷是影响微圆柱压印高度的主要因素。微圆柱压印高度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当超声作用时间超过10 s后,材料达到超声作用下的成形极限,继续延长超声作用时间不再有明显作用。此外,与模具固有频率更接近的超声频率以及更大的超声振幅也会显著提高超声振动的作用效果。
其他文献
我国城市污泥年产量高、分布广,环境危害大,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实施和碳减排目标达成必须应对。传统的填埋、堆肥、焚烧及资源化的热解、建材化等处置技术均受成本或重金属问题制约,污泥增值利用的技术亟待开发。实现污泥增值利用,才可更加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推动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因为可获得能固碳和固化重金属,且用于吸附、催化或土壤改良的污泥炭产品,污泥炭化被认为是实现污泥增值利用的潜力途径。但已有污泥炭化
学位
<正>颈动脉与海绵窦直接交通称为颈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征,常由外伤引起。由于海绵窦与眼眶静脉回流的特殊关系,所以,此瘘造成眼部充血、眼球突出,复视,眼压增高,甚至视力下降或丧失。如颈动脉在海绵窦内也发出硬脑膜分支,这些硬膜支与海绵窦直接或间接交通所引起的症状较轻,称为硬脑膜海绵窦瘘。
会议
在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亚传统版画领域,各有国别专长的史论研究与实践者,鲜有会通者。论文作者因缘凑泊,得以先后学习、体悟两种错综交织的艺术传统,以版为镜,身体力行,尝试以历史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中日古代版画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与异量之美。论文第一章概述锦绘与中国传统套色木版的得名、发展历程、早期作品与分域,进而回顾汉和兼及的展览与研究。第二章为术语、工具、技法研究,深入研究两个传统对“印”的辩证看法与独特
学位
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居民的家庭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当前我国家庭消费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可持续性,表现为家庭在消耗能源、水资源以及其他各类产品的同时产生大量排放物和废弃物,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和稳定发展。该问题不应被看作单一的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而应看作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问题。作为最小的人类社会单元,家庭也是一类复合生态
学位
蓝细菌是一种古老的光合生物,它可以依靠其自身复杂的信号调节网络,如环二鸟苷酸(bis-(3’,5’)-cyclic-dimeric-guanosine monophosphate,c-di-GMP)控制模块等快速调节自身生理和代谢过程以适应环境变化,因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分布。近年来人类活动一方面导致CO2排放量过高,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另一方面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在这些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学位
虚拟偶像在疫情后得到了快速发展,获得了大量青年拥趸。回顾虚拟偶像的发展历史,将虚拟偶像分为作品创作型、真人驱动型与AI驱动型三大类、共七代。每一类与每一代虚拟偶像的作用机理都有差异,主要体现在虚实异质性、交互性、同时性等特征上。虚拟偶像与传统偶像最大的不同,就体现在虚拟性方面。因此,虚拟偶像青年群体的情感价值需求,除了有与传统偶像类似的成就需要或符号资本的转化需要,从而个人通过消费与参与社群行为得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采用技术手段不断改造着自然,改造着生存的社会,也在改造着人类自身。科技让人们看到的是无限的可能,其中既包括改变生存环境的可能,也包括改变人类自身的可能。通过一些科技的治疗甚至辅助增强的手段,人们可以与机器结合,成为“后人类”。与此同时,长期的人类主义中心思想让人们享有了主宰地位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思想家们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试图从中
学位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NP)是一种不愉快感和情感体验,与组织损伤相关联。在临床上有残肢痛、幻肢痛、卒中后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因患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易于留有后遗症等原因,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的负担。NP机理包括外周和中枢两种学说,其重要的传导枢纽在脊髓背角。有研究显示,NP的早期既有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被激活,胞体表面的特异性IBA1显著表达。在活化的
学位
π-共轭有机小分子因其结构易修饰,合成方法简单以及具有优异的光响应性而被广泛研究,应用于新型光催化剂和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开发。模拟自然界光合作用系统,将π-共轭小分子以非共价键自组装的形式,或通过特殊官能团与无机材料相复合构筑复合纳米材料,可实现优异的、协同增强的性能,在光能转化研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设计制备光功能π-共轭小分子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组分间电荷转移
学位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一种高度流行且发病率不断增加的疾病,而冠脉搭桥术(CABG)是CAD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大隐静脉(GSV)作为人体的自体血管,因其易于取材且具有足够的长度,所以在CABG术中一直是重要的移植桥血管。在植入后的第一年内,静脉移植并不会对全身循环和外科手术产生适应性,进而静脉移植物均显示内膜增厚。大隐静脉桥血管(SVG)的内膜增生由平滑肌细胞(SMC)、蛋白聚糖和Ⅲ型胶原的同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