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位于第四位,仅次于乳腺癌、直肠癌、肺癌[Ⅰ]。因此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从基因水平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已成为热点课题。DNA异常甲基化是继基因突变和基因缺失引起抑癌基因失活后的又一重要途径,且在某些情况下是抑癌基因失活的唯一途径。近年来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常发生于肿瘤发生的早期。PTEN基因是具有磷脂酶活性的抑癌基因,P27基因是细胞周期的负调控因子,而且是一个潜在的肿瘤抑癌基因。PTEN、P27基因目前被认为是细胞内调节增殖及细胞周期的一条重要的信号通路,在信号转导通路中,PTEN基因常位于P27基因上游,PTEN基因通过抑制PI23K/AKT的活性而上调P27基因的表达,PTEN与P27基因均对细胞增殖起负调控作用。子宫内膜癌与许多抑癌基因DNA甲基化有关,但对同一肿瘤标本,同时检测PTEN、P27基因甲基化尚未见报道。本文主要研究这两种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殖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甲基化情况,以及这两种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在上述三种组织的石蜡切片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PTEN、P27基因的甲基化是否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之一,可否作为子宫内膜癌基因治疗的靶点之一。
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36例子宫内膜癌、17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及2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TEN、P27基因甲基化情况;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PTEN、P27基因在以上三种组织中蛋白表达情况。实验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两种不同的组织标本进行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分析,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测其相关性。检验水准α=0.05,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PTEN基因甲基化率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殖症及正常子宫内膜分别为:41.7%(15/36)、41.2%(7/17)和14.8%(4/27)。PTEN基因甲基化率在肿瘤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2);在子宫内膜增殖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49);但在肿瘤组织中与在子宫内膜增殖症中未见明显差异(P=0.97)。PTEN蛋白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殖症及正常子宫内膜分别为:44.4%(16/36)、76.5%(13/17)和74.1%(20/27)。PTEN蛋白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中明显低于子宫内膜增殖症及正常子宫内膜(P<0.05),但在子宫内膜增殖症与正常子宫内膜中光明显差异(P=0.85)。在子宫内膜癌中PTEN基因甲基化与PTEN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96)。
P27基因甲基化率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殖症及正常子宫内膜分别为:58.3%(21/36)、94.1%(16/17)和25.9%(7/27)。P27甲基化率在子宫内膜癌中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在子宫内膜增殖症中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P<0.01)。P27蛋白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殖症及正常子宫内膜分别为:36.1%(13/36)、64.7%(11/17)和85.2%(23/27)。P27蛋白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中明显低于子宫内膜增殖症及正常子宫内膜(P<0.05),在子宫内膜增殖症与正常子宫内膜中无明显差异(P=0.35)。在子宫内膜癌中P27甲基化与P27蛋白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2)。
PTEN、P27基因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淋巴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户>0.05)。
在子宫内膜癌中,PTEN蛋白表达与P27蛋白表达呈正向相关关系(P=0.005)但PTEN基因甲基化与P27基因甲基化无明显相关性(P=0.50)。
结论:
1.PTEN基因甲基化和P27基因甲基化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2.P27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早期分子事件,可作为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预防的靶点;
3.在子宫内膜癌中,PTEN蛋白与P27蛋白表达存在正向调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