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刺激基因IDO和ZAP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w819994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3.5亿的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 HBV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负担。目前α干扰素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HBV感染;而在人体感染HBV的过程中,Y干扰素通过协调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也能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干扰素和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产生很多ISG,为了进一步阐明干扰素抗病毒的具体机制,我们开展了三部分的研究工作。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证实IFN-α和IFN-γ能够在人肝癌细胞来源细胞里抑制HBV复制,接着我们挑选了38个在肝细胞里干扰素诱导后高表达的ISG,通过在肝细胞内共转染ISG和HBV质粒来寻找哪些ISG具有抑制HBV复制的能力。研究发现:有8个ISG抑制HBV DNA的幅度超过40%,其中6个ISG主要作用于HBV RNA(包括锌指蛋白hZAP-S);另外2个ISG(APOBEC 3G和IDO),能够显著的抑制HBV DNA,但是没有影响HBV RNA。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研究了IDO抑制HBV复制的机制。研究发现Y干扰素刺激产生的IDO基因通过降解色氨酸,能够强有效地抑制细胞内HBV DNA复制,同时又不影响HBV RNA复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过表达酶活性失活状态的IDO,不能起到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同时发现在IDO过表达的细胞里,如果补充了色氨酸,HBV复制水平又恢复了正常,这提示IDO的抗病毒作用通过降解色氨酸来完成。有趣的是,IDO介导的色氨酸缺乏能够选择性地抑制病毒的蛋白翻译,从而影响病毒复制,但是对于细胞整体的蛋白合成水平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最后,我们的研究发现:在γ干扰素处理的肝细胞里面,补充色氨酸能够彻底恢复HBV的复制水平,而在α干扰素处理的肝细胞里面,则没有上述现象,这就提示对于人肝癌细胞来源的细胞,ID0在Y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机制中可能起到主导作用。在第三部分工作中,我们研究了ZAP抑制HBV复制的机制。以往研究表明:ZAP是一个干扰素诱导产生的能够抑制很多RNA病毒复制的宿主因素。鼠ZAP(rZAP)通过锌指结构与RNA病毒基因组里的ZAP反应区域(ZRE)相结合,然后在细胞浆里招募外切体来降解RNA。我们研究发现人锌指蛋白(hZAP)能够在肝细胞里本底表达,并且可以被α干扰素和IPS-1诱导表达增强,同时发现转染hZAP可以明显降解HBV前基因组RNA和亚基因组RNA。通过荧光报告基团实验发现:hZAP没有明显降低HBV核心启动子的活性,提示hZAP的降解发生在转录后水平。和以往报道不同的是,hZAP对HBV RNA的降解发生在细胞核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hZAP的抗病毒能力和病毒的核心蛋白、聚合酶无关。和鼠锌指蛋白(rZAP)相似,截掉C端的hZAP仍保留了抗病毒能力,这提示N端的锌指结构是hZAP抗病毒的功能区域。诱变研究表明4个锌指结构的完整性对于hZAP抑制HBV病毒的活性至关重要,同时HBV基因里的ZRE定位在HBV pgRNA的末端冗余序列(ntl820一1918)。此外siRNA研究证实:hZAP是抑制HBV复制的宿主因素,同时hZAP在IPS-1诱导的HBV RNA降解中也起到部分作用。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高铁建设的迅速发展,使伴随着高铁同生的检修工作显得格外的重要,文章从我国高铁检修工作的成长过程、制度完备以及人性化管理的设想三个方面来讲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各级党委和行政部门的安排部署下,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医院广大医护人员迎难而上,充分发扬"救死扶伤、医者
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对胃上皮细胞间隙连接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体外实验中CagA~+H.pylori菌株对胃上皮细胞Cx32、Cx43表达、细胞增殖和细胞间隙连接超微结构的影响,及抗H.pylo
近年来,罪犯在服刑期间死亡处理的矛盾日益凸显。少数服刑人员家属以维权为幌子,高额索赔,一旦达不到目的,就围攻监狱,阻塞交通,越级上访,在网上散布不实消息,严重影响了监狱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