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代港口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供应链管理时代的到来而产生,港口作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性战略资源,从传统意义上以处理货物流为主要功能的框架发展成为整合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和信息的基地,以港口企业为核心的港口服务供应链逐渐形成。为了进一步提高港口服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提供更加精细的作业和敏捷的柔性服务,本文研究了港口服务供应链协同的相关要素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以推动我国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实践进程。本文对港口服务供应链、港口服务供应链协同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港口服务供应链协同的外部诱因和内部动力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港口服务供应链的临港产业集聚、网络关系等协同基础条件,构建港口服务供应链信息共享、同步决策和激励约束联盟等协同机制,选取港口服务供应链成本、客户响应速度、港口服务供应柔性作为协同绩效评价指标,基于SCP分析范式,假设了港口服务供应链协同的基础条件(结构要素)、协同机制(行为要素)及协同绩效的关系模型,在理论分析和文献参考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关变量的测量量表。在此基础上,最终采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对港口服务供应链协同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实证结果表明:1)临港产业集聚条件对信息共享有显著正向影响,与同步决策和激励约束联盟的关系不显著;港口服务供应链网络关系条件对信息共享、同步决策和激励约束联盟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港口服务供应链上信息共享、同步决策和激励约束联盟等协同行为能有效降低港口服务供应链成本、提升客户响应速度和供应链柔性;3)临港产业集聚和简单、稳定、正向的港口服务供应链网络关系条件有利于港口服务供应链绩效的改善,同时信息共享、同步决策和激励约束联盟等协同行为是港口服务供应链协同基础条件影响供应链绩效的部分中介。本文建立了基于协同构建阶段、协同实施阶段和协同评价反馈阶段的港口服务供应链协同分析框架,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了港口服务供应链协同要素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成果为相关经营管理者在实施港口服务供应链协同发展、提升港口服务供应链绩效提供参与指导,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