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超疏水表面在理论研究及制备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超疏水的玻璃表面可以减少灰尘及油渍的污染,提高其美观性和实用性。但是涂层如何在不影响玻璃本身高透光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耐久性,一直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多孔玻璃表面的纳米结构和尺寸可通过工艺参数来调节,并且本身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很适用于制备超疏水透明表面。本文以68SiO2-25B2O3-7Na2O作为母体玻璃,研究了不同分相温度、分相时间、酸处理工艺对玻璃表面纳米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后续热处理提高了表面的耐磨性。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冷凝液滴弹跳对不同粒径、不同数量、不同类型颗粒的去除情况。研究发现分相处理工艺决定了纳米结构形状和孔径大小。分相时间过长,分相温度过高会导致分相过度,两相二次互溶和表面二氧化硅富集,影响后续酸刻蚀和表面透光性;分相时间过短,分相温度过低会导致分相不彻底,难以形成粗糙纳米结构。低温分相时620℃分相12小时是较佳的分相工艺,获得直径在30到60 nm的颗粒状粗糙结构,颗粒间隙在10到20nm;高温分相时700℃分相2小时获得网孔骨架状的纳米结构,骨架厚度在30到50 nm,网孔大小在100到200 nm。两种最佳分相工艺下得到的玻璃都能获得155°以上的水滴接触角,并且不影响玻璃本身的透光率。通过对不同酸处理工艺的研究发现,盐酸处理容易使玻璃表面破碎,透光率严重下降,溶度为1.0 mol/L的盐酸水浴95℃处理24小时后所得的表面水滴接触角在141°左右;氢氟酸直接处理会产生微米级凹痕,虽然体积比2.5%的氢氟酸处理2到5分钟后得到的表面水滴接触角在150°以上,但是透光率损失明显;通过先预处理,然后氢氟酸和硫酸(硝酸)混合处理的玻璃能达到155°以上水滴接触角,同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平均透光率在91-92%。酸处理后表面结构脆弱,需要后续热处理提高其表面耐磨性能。经过700℃分相2小时,然后酸处理的玻璃,在530℃热处理6到12小时后耐磨性提高显著。其超疏水表面在200 g载荷下,接触面积为1 cm2的橡皮摩擦50次后仍然有145°以上的水滴接触角。透明超疏水多孔玻璃表面具有优异的抗结露和水滴自弹跳性能。冷凝过程中,通过高速摄像机捕捉发现合并自弹跳和触发弹跳两种液滴弹跳方式,并且两种方式都能够带走表面沉积的灰尘及颗粒。同时发现颗粒越小,数量越少,冷凝除尘效果越明显。通过对比不同除尘方式,发现机械振动及风力吹动只能除去较大的灰尘,而水滴滚动和冷凝液滴自弹跳可以将表面细小的灰尘完全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