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参与是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表现为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思维参与以及认知参与的有机结合。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影响教育质量。目前,小学生课堂教学参与行为参与水平总体不高,小学生课堂教学参与行为存在显著问题,因此,研究学生课堂教学参与行为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综合使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多种研究方法,试图多视角关注不同年级、性别、学习成绩、班干部与否、课程、课堂环境、教师等相关因素方面对保定市小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在行为参与、情感参与、思维参与以及认知参与行为中的基本情况以及影响小学生课堂教学参与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提出优化小学生课堂教学参与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小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程度总体不高,小学生在思维方面和认知方面的参与程度较低;小学生课堂教学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认知参与在性别上、学习成绩上、角色上、座位上以及师生关系上都存在显著参与水平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