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卧式加工中心阻尼匹配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upeng1986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精加工技术的主要载体,精密卧式加工中心需具备良好的静态、动态和热特性。阻尼作为影响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减振机理、设计和应用方法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的阻尼来源主要包括结合部阻尼、基础结构件材料阻尼和附加阻尼结构几方面,在目前的整机设计过程中,往往局限于单一种类阻尼或者局部结构阻尼,缺乏整体系统地阻尼设计,这也是目前提高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动态特性和动态加工精度的瓶颈之一。因此,本文针对机床设计和实际加工需求,对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存在的结合部阻尼、基础构件材料阻尼以及附加阻尼结构三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机床末端响应的整机阻尼匹配设计方法。全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  基于分形接触理论和微观滑移理论,建立了固定结合部弹塑性接触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结合部等效虚拟材料模型,推导了虚拟材料损耗因子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仿真揭示了结合部的法向载荷、切向载荷和摩擦因子等参数对阻尼因子的影响,为后续的动态特性分析和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研究了切向动态载荷对结合部阻尼参数的影响规律。  材料阻尼通过影响动态特性进而影响整机动态精度,如何选择基础构件材料非常重要。因此,本文首先以常用螺旋铣刀为例建立铣削力模型并仿真得到不同刀具转速(或频率)下的切削力,然后推导了各个基础结构件在整机状态下的受力模型,最后选取了机床基础构件设计中常用的灰铸铁、球墨铸铁和铸钢三种材料,分析了采用不同材料的基础构件在承受不同转速下的末端载荷时的动态响应。以响应幅值为指标评价了不同材料对各构件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基础结构件材料选取及匹配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基于渐进结构优化法提出了针对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基础结构件表面敷设附加阻尼结构的位置和形状优化的理论方法。首先从理论、仿真和实验角度分析了模态应变能法在约束阻尼结构中的适用性,然后以模态应变能法为前提,推导了模态损耗因子对单位体积下阻尼单元的灵敏度表达式;最后以低阶模态损耗因子最大化为目标、阻尼材料用量和低阶固有频率为约束条件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寻求阻尼材料的最优配置。  将响应面模型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末端响应的整机阻尼匹配设计方法。在整机静变形和固有频率满足设计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求解获取最优的整机三个方向的动态响应。分别基于结合部阻尼、材料阻尼和附加阻尼结构进行了整机动态特性优化设计,获取了满足一定动态性能要求时螺栓紧固力矩最佳取值范围、各个基础结构件的最佳材料组合和不同粘贴位置附加阻尼结构的最优厚度匹配。  本文上述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精密卧式加工中心阻尼设计理论,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社会价值。
其他文献
传统的产品设计开发流程一般为方案设计、图纸设计、制造实物样机和实物样机试验直至产品投产上市,该过程周期过长,成本费用过高,不能满足企业对质量、效率以及成本的综合要
摘要: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永久性的特点,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家庭教育应遵循“理智施爱,平等对待”“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态度一致,教育统一”的原则,提出适合家庭教育运用的“环境熏陶”“说服教育,树立榜样”“实际锻炼”“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等方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 教育原则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了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汽车座椅,作为车内最主要的和乘员接触的零部件,其另一重要作用--舒适性,现在也越来越被关注,成为座椅开发设计中
肌电信号是伴随肌肉纤维收缩而产生的生理电信号。空间上相近的几块肌肉,其肌电信号通过人体组织、皮肤传输到体表,即成为表面肌电信号(sEMG)。表面肌电信号机理与应用是当前生机
淤地坝建设是解决水土流失,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传统的淤地坝建设以碾压法为主,但碾压筑坝坝址选择受限,施工期长,坝体压实度低,且容易破坏涵管和管床,造价昂贵等
轴承、螺杆等航空和汽车高硬材料零件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承受复杂的交变应力载荷及热载荷,针对它们易产生疲劳破坏等问题,提出预应力硬态切削方法。预应力硬态切削方法是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