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onsu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产业内企业空间集聚发展的组织形态,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灵活性、根植性、网络性等特征,既可以避免“福特制”大企业过于臃肿以及中小型企业资源能力不足的缺陷,又具有中小型企业灵活、专业的特点,可以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了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的重要模式。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集群企业会存在某些共性需求,而这些共性需求,从服务性质上考虑,通常具有公共产品特征,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一般普通服务企业由于趋利性无法有效提供,这样会极大的制约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产业集群需要有专门的公共服务机构——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集群企业所必须的各种共性需求服务,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本文认为针对不同类型的共性需求,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有相应的专业性组织给予服务。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从市场、行业和技术角度出发,划分为三大支撑体系:产业集群市场交易平台、产业集群行业自组织平台以及产业集群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这三大平台组织的具体表现形式分别为专业市场、行业协会以及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专业市场为产业集群提供公共的销售场所和营销渠道,从流通环节强化产业集群产品的营销和销售;行业协会属于集群企业的行业代表,对内为集群企业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实现行业自律,对外作为集群的代言人,进行集群维权,强化组织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则为产业集群提供共性技术层面的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扩散,加大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以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的三大体系为基础,本文对专业市场、行业协会以及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属性、特征、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以此提出了各种公共服务平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论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方法等,综述和评价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第一章,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的内涵、特征及构架。界定了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的内涵,分析了其特征,研究了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体系和构成要素。第二章,产业集群市场交易平台建设。研究了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分类、基本特征和功能优势,总结了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的组织模式演进,分析了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耦合机制,又重点研究了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模式建设。第三章,产业集群行业自组织平台建设。分析了产业集群行业协会的属性和功能,研究了基于产业集群的行业协会治理的理论基础以及产业集群行业协会组织建设的客观性和基础,提出了产业集群行业协会的组织设置原则、架构和运行机制。第四章,产业集群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界定了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内涵及特征,研究了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原理与政府干预、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扩散机制,提出了产业集群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组建原则以及组织模式。第五章,结论与讨论。总结了论文的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规划所需要关注的是技术性问题的话,那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的重点理应转至多元化利益的平衡与协调。然而在我国,
现代社会信息交流和人际合作日益广泛和频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愈加显现出来,尤其是随着现代电讯科技的快速发展,记录有声语言的工具日益普及,使信息传递的方式有了新的突破,
光敏聚酰亚胺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热膨胀系数低,耐水和有机溶剂,同时还可吸收a-粒子,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技术、微机械
汉语阅读课是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课程教学中仍未脱离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了改进和加强汉语阅读课教学效果,研究者采用实验法,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全球统一大市场和全球统一规则的基本形成,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推动全球化的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金融体
1999年成思危为《中国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全集》作的总序 管理是生产力中的软件,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加速生产力的发展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回暖,长江航线的货运量也逐渐恢复到经济最景气时期的水平,长江航运市场对长江散货船依然有很大的需求。本文结合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对船体结构的建
海洋蕴藏着巨大的油气资源,面对陆地资源的日渐匮乏,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进展,各种各样的海上结构物不但数量与规模与日俱增,而
公共秩序制度历史悠久、内容精深,是国际私法上的一项一般制度,而且是国际私法上得到各国学者、立法和司法以及国际条约广泛肯定的一项一般制度。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非工程性重要措施。无论是发育在水电工程枢纽区及库区的地质灾害,都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