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性、生命意志、启蒙四重奏——《南行记》的主题分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h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芜《南行记》的创作是在二十年代整个中国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他将战火的硝烟隐匿在身后,独自深入到滇缅边境的村寨,和那些颠沛流离、飘泊四方的流浪汉们一同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在和他们的朝夕相处中,他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这理解和流浪汉们的欢乐、痛苦汇成了他创作的灵感,创作出诸多的篇什,后来收入《南行记》。 在《南行记》出现在文坛的时候,立即引起了世人的注目。此后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他不倦地开发着这片属于他的文学土地——这片长年浪迹西南边陲独特而又艰辛的经历踢予他的土地,于是一个个神采卓异的流浪者形象—盗马贼,卖艺人,私烟贩子,打团伙的行窃者,牵羊拔牛毛的小偷,等等,踏着粗阔的脚步,从字里行间向读者走来。粗朴原始的天性和被扭曲的人性构筑起了这些下层流民的最本质特征,弱小者的地位与强悍的秉赋注定他们不可改变的悲苦命运,他们冒着毒雾疠瘴,常年出没在险山恶水之间,往来于滇缅边界两地,以打劫、偷窃、蒙骗、走私为生,在生死间徘徊挣扎,有的侥幸逃脱、有的被无情的命运吞噬,他们这种为求生存、争活路的蛮性抗争,在艾芜的笔下编织成一支支苦楚而狂放的人生悲歌,激越地唱出了旧中国底层不幸者的深重苦难。 本文主要分四部分围绕着流浪、人性、生命意志、启蒙四个主题的讨论来对《南行记》的进行具体分析,希望通过关照流浪者特殊群体的生存展现他们顽强的生命意志以及在艰难境遇里的痛苦的人性挣扎;通过“介入者”的观察视角,反思现代性时空下流民世界的荒蛮落后。总之,从漂泊状态、生存关照、现代性反思等角度考察、分析、揭示《南行记》流浪、人性、生命意志、启蒙性主题的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医学指导:辽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卢秉久  编者按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中医“春夏养阳”、“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疗原则的具体应用。提起“冬病夏治”,很多人对它还是很陌生,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听说过,有的人则根本是一头雾水。我们认为,让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都市人能够了解这门古老而又奇特的疗法,还是十分必要的。    “春夏养阳”是为理论基础    几个6
本文以夏衍30、40年代创作的戏剧为考察对象,对夏衍戏剧及其相关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全文共分为两章。第一章论述夏衍的文学思想。作为左翼文学的执守者,夏衍文学思想的核心
工业厂房为满足工业生产加工的相关需求,厂房空间多具有高大性以及规模性的特点,且不同生产工艺对工业厂房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对工业厂房暖通系统的设计
我国的古建筑具有极高的文物、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本文将对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文章对我们现代建筑的抗震设计有一个很好的
中共中央日前印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并发出通知指出,《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中组部不久印发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
8岁的李欣去年视力检查时两眼裸视视力为0.8,验光配镜度数为70度.李欣的妈妈认为孩子年龄小,是假性近视,今后注意用眼卫生就行,就没给孩子配镜,而是花好几千块钱带孩子去理疗
近几年来,我国公路桥梁行业的发展重心渐渐由建设转向保养维护以及对旧的危桥、危路进行维修,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刻不容缓,熟悉掌握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加长路
由黄委会水文局、黄委会水科院、陕西师范大学、中科院地理所、内蒙古水科院和黄委会绥德水保站等单位共同承担的黄委会水保科研基金(第二期)重大项目(1997年被确认为水利部
纳米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用处广泛,其发展延伸到各行各业中。尤其是极大地推动了新型建材的发展。为此,下文将对纳米技术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中国的汉字很神奇,目+垂→睡,即把眼睛闭上就是睡眠休息了.头是“元神之府”,目乃“合灵之窗”.自古很多医学家都主张“养生贵在养神”.而经常排除杂念、思想专一、静养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