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法律规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15088151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和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自动化决策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然而由于算法的技术性、隐蔽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的特点,这些技术给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目前广受公众质疑的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大数据“杀熟”行为,就是利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工具形成用户画像,完成跨平台、跨领域的广泛数据收集,再借助用户画像技术将消费者分成不同的等级进行营销。大数据“杀熟”行为使得传统经济学理论中无法实现的“一级价格歧视”成为可能,其本质上是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以及威胁个人信息安全的违法行为。而目前与互联网经营者进行大数据“杀熟”行为相关的理论研究不足,法律规制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杀熟”相关的概念、技术路径、法律风险以及立法现状,并借鉴借鉴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与美国《2018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alifornia Consumer Privacy Act of 2018)的经验,从明确相关法律概念、完善立法、加强企业自律与行政监管的角度提升规制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有效性。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对大数据“杀熟”行为相关法律概念、技术路径与法律性质的论述,分析了互联网经营者收集并整理用户的个人信息、上网访问轨迹、交易喜好等数据,通过大数据模型构建,形成收集个人数据——形成用户画像——实施大数据“杀熟”的营销模式。大数据“杀熟”行为是一级价格歧视的现实化,本质上是经营者利用算法权力损害消费者权益、排斥竞争、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违法行为,具有技术性、隐蔽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第二章分析了对大数据“杀熟”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的困境。一方面现行立法规定比较宽泛和笼统,并且多为原则性条款。另一方面,由于大数据“杀熟”涉及到算法与自动化决策以及个人信息保护,而我国现阶段没有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很难针对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技术性特点采取必要的规制手段,消费者在遭受侵权后难以维权。第三章对比分析了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与美国《2018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alifornia Consumer Privacy Act of 2018)的相关规定,借鉴欧美对算法权力治理与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改造经验,探寻适合我国的法律规制手段。第四章总结前三章,提出完善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法律规制路径,明确相关法律概念、完善对算法的规制、建立个人信息保护集体诉讼机制、加强行业自律与行政监管,实现消费者个人利益、互联网产业发展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发展,并加强对全球化背景下信息跨境流动带来的安全问题的应对能力。
其他文献
怎样写数学小论文?这是中学生比较有兴趣的问题之一,也是中学数学教师指导中学生学习数学应考虑的一个问题。一从一个问题谈起美妙的莫雷定理: 已知:如图,AE和AF,BDD和BF,CD
自古以来灵芝都是一味名贵中药材,直至今日,仍是大众所熟知、喜爱的保健品和药品。中医认为,灵芝有着补气养血、止咳平喘、补肝理气、延年益寿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灵芝
混沌理论是对不规则而又无法预测的现象及其过程的分析,是非线性科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这一理论自提出以来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探究语言系统的复
醛和酮是两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不仅是有机化学合成中关键的中间体,也是生物活性天然产物、药物中普遍存在的结构单元,在生物制品、药学、农学、工业生产等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醛和酮的衍生化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在有机合成中,碳-氢(C-H)键活化是合成碳-碳(C-C)键、碳-杂原子键主要的策略之一。近年来,以氨基酸作为无痕导向基团,利用过渡金属Pd作为催化剂,可实现醛和酮的C-H键芳香
在商州区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以下简称“丹治”工程)水保防治林栽植的过程中,常用混交林和极少量的纯林2种水保林栽植方式.通过对措施后续监测成果的分析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