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政府开始启动系统的市场化改革,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爆发式的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房价得到了快速增长,但是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类型,有着明显的价格变化,而这种价格变化往往容易引起严重的地区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007年由美国次货危机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严重的后果使得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救市”。美国政府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用以稳定国民经济,中国政府也相应推出了“四万亿”计划试图刺激内需并保证GDP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GDP增速稍有下降,但中国房地产市场依旧蓬勃发展,房价持续增高,特别是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因此,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已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与此同时,也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伴随着中国逐渐向世界开放市场和资本账户,大量的资本开始流入中国,推动了资产价格上升和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短期资本流入中国市场以寻求投资与赚取利润的机会。“热钱”正是这样一种从一国流入另一国、通过利差或预期汇率变化以获得短期利润的投机资本。这种资本能以各种方式流入中国,甚至包括隐藏不报的出口和过度上报的进口,或是回避法律规定的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对于热钱流入的主要担心在于它可能会增加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许多中国分析家认为热钱会导致中国经济最重要两个投资领域——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出现泡沫。本文采用了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了国际热钱流动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热钱流动对中国房价有着稳健且正向的影响,这也证实了热钱与房价之间的传导理论;而且热钱流动会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人民银行的调控手段对汇率变化产生影响。此外,格兰杰检验结果还表明房价与股价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热钱和房价与股价之间的关系是不显著的,也就是说热钱和房市对股票市场并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对短期投机资本流动的监管;强化房地产市场的信贷控制;长期来看由于热钱流入的原因之一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且热钱流动会对汇率变化产生影响,因此更为重要的是不断提升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