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岩土工程设计过程中,Mohr-Coulomb模型由于其力学参数简单易得,且相对贴近土体性质得到广泛采用。近年来虽然有很多更加能贴合土体性质的模型出现,却由于种种原因始终不如Mohr-Coulomb模型运用如此广泛。本文依托杭州市紫金港路(紫之隧道入口-紫金港立交)改造提升工程,基于FLAC3D,分析比对Mohr-Coulomb模型与strain hardening/softening Mohr-Coulomb模型。旨在找到一种能对Mohr-Coulomb模型升级的本构模型,尽量满足结果精确,测量简单的要求。本文参考相关论文中杭州地区黏土的力学性质,结合杭州市紫金港路(紫之隧道入口-紫金港立交)改造提升工程,对杭州地区黏土在Mohr-Coulomb模型和strain hardening/softening Mohr-Coulomb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拟合。并比工程的实际外排桩横向位移监测结果与两个本构模型模拟结果,以及对strain hardening/softening Mohr-Coulomb模型的开挖变形分析,得出了strain hardening/softening Mohr-Coulomb模型分析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形变量的结论,给出了杭州地区黏土关于strain hardening/softening Mohr-Coulomb本构模型的参数。并且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strain hardening/softening Mohr-Coulomb模型代替Mohr-Coulomb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