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检测的自动红眼消除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y9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眼效应”是指用闪光灯拍摄人物照片时,在人眼瞳孔中央形成的红点现象。它阻碍附有闪光功能的嵌入式产品比如数码相机、摄像机、手机等的广泛应用。论文主要实现了一个自动红眼消除系统,该系统主要分成人脸检测和红眼消除两个模块。人脸检测模块分成训练过程和检测过程,红眼消除模块分为红眼定位和色彩修正。人脸检测模块采用了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论文详细阐述了基于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包括haar-like特征、积分图、Adaboost算法的训练过程以及人脸的检测过程,并实现了人脸检测系统,最后给出人脸检测的部分效果图。红眼消除模块主要是在找到的人脸候选区域中,经过计算红色度,并对红色度图像进行分割,再对分割后的二值图像进行形态学闭操作,得到优化的掩摸,再用几何特征限制算法限制非红眼目标,从而定位真正的红眼区域,最后对所定位的红眼进行色彩修正和平滑操作。最后使用C和C++语言在VC6.0平台上实现了一个自动红眼消除系统。在实验中选取了一组含红眼的数码图像作为测试集,对于红色度较高的正面人脸,系统的红眼消除准确率很高,但是对于非正面人脸、红色度很低的弱红眼,红眼消除系统存在失效现象。而在一般数码照片中,正面人脸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因此,论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消除数码照片中的红眼现象,在数码领域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IMS网络已经成为了业界对于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共识,在现有通信网络引入开放的IP网体系结构带来便利接入和丰富服务的同时,目前互联网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对IMS网络构成了严重
网络编码技术的是信息论技术的一场革命,改变了人们对信息传输分发的传统观念,它允许传输节点对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处理,从而达到理论的最大传输流量。近来被引入P2P文件分发网络
无线电罗盘是机载无线电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它能连续自动的指出航向角,引导飞机正确航行,其技术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因此,对航空无线电罗盘各项性能指标
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WMN)是一种新型的高容量、高速率的分布式宽带无线网络,具有高可靠性、低碰撞、无线链路设计简化、维护简便等诸多优势,是无线通信领域
H.264/AVC数字视频编解码标准具有高压缩率、优良的网络兼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等优点,但是由于其高压缩率特点,信息冗余量小,在不稳定的网络信道中传输极容易发生误码或丢包,而
随着无线通信和相关硬件产品的飞速发展,车辆通信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车辆通信目前主要应用于交通管理,车辆预警,服务信息分发和Internet交互式应用等诸多领域
光合作用是推动地球生物圈内几乎所有生物各种生命活动的源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速率是揭示光合作用运转调节规律的探针,它的测定是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音信号是心脏及心血管系统机械运动状况的反应,包含着心脏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信息,被医学界广泛用于评估病人的心脏及心血管功能。由于心音的频率较低而且非常微弱,同
目前,第三代(3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开始商用,而为了满足未来多媒体通信的需求,B3G技术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诸如信道编码、多入多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以及其
利用主动声纳对目标进行检测是一种重要的水下目标检测方法,尤其是在探测静止的沉底和掩埋目标的场合。本文主要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水下掩埋目标检测软件系统,即数据处理软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