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萝卜质不育新恢复材料鉴定及恢复基因的传递分析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anc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质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而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是萝卜细胞质不育体系。该系统的不育系育性稳定,用来制种安全系数非常高,但其恢复基因仅存在萝卜中,在恢复基因转育时候会携带冗余的萝卜的染色体片段,对油菜品质与农艺性状均产生不利影响。20世纪90年代,法国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等方法成功育成油菜Ogura-INRA CMS不育系和恢复系,而且恢复基因所携带的萝卜染色体片段得到进一步缩短,实现了该系统杂交种的商业化生产。但该恢复材料已申请了专利保护,限制了我国在萝卜质不育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发展
其他文献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的经济作物。由于棉花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因此它常被用作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国内外需求总量巨大,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粮食作物与棉花争地矛盾不断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增地减”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可用耕地进一步减少,势必将对棉花的种植产生影响。因此,研究棉花早熟性,缩短棉花生育期,来
学位
玉米是黄土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明确该区玉米的茎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基于热平衡法的茎流计对黄土塬区玉米生长中后期的茎流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对其茎流变化特征、影响因子及不同栽培模式下植株蒸腾耗水变化作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生育中后期,不同天气情况下植株茎流都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茎流差异较大,夜间仍有微弱的茎流,差异较小。其中,晴天,植株茎流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
学位
试验于2011年在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2012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花桥镇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以稻麦系统中水稻种植方式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传统育苗移栽(M0)、翻耕抛栽(M1)、免耕抛栽(M2)、翻耕直播(M3)、免耕直播(M4)5个不同的栽培模式处理。研究不同耕作与种植方式下麦后中稻生长发育规律、群体结构特征及产量表现,并评估不同栽培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结果如下:1、翻耕直播稻和免耕直播稻产量分别
学位
病虫害一直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是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危害面积及造成产量损失均排前列。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NATESC)统计信息显示,2010年和2011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累计发生总面积分别达到8857万hm2次和9523万hm2次。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害严重影响稻米产量、品质及其商业价值。众多的研究证明,选育抗病虫品种是
学位
高等植物中的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 RLKs),定位于细胞膜上,由胞外结构域(extracellular domain)、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 domain)和胞内激酶域(cytoplasmic protein kinase domain)组成,胞外结构域识别胞外信号通过磷酸化靶基因激活下游信号途径。RLKs在植物生长,发育,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
学位
本研究利用武汉野生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2n=32)作父本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2n=38)优异品种中油821杂交,杂交后代再与中油821回交2代,再逐代自交。在自交后代中分别测定了各年的含油量、总硫甙、芥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蛋白质的含量;并且对这些年的数据作了正态性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
学位
本研究以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JR-1为外源Bt基因的供体亲本,以综合性状优良的B11和荆I5为受体亲本,建立两个回交群体,利用卡那霉素鉴定和PCR扩增鉴定目的基因,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和田间表型进行背景选择,以期获得具有外源Bt基因(CrylAb/Ac)、农艺性状优良的抗虫棉纯合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两组合的BC2F1群体利用卡那霉素筛选标记进行前景选择,结果表明,两个组合BC2F1群体
学位
棉花纤维次生壁合成需要很多基因的参与,类几丁质酶基因(CTL)在次生壁增厚期优势表达,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在本实验室早期研究海岛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表达谱克隆了两个基因,分别命名为GbCTL1和GbCTL2。进一步搜索棉花的EST文库TIGR,分析发现纤维优势表达的CTL就只有两个成员。Realtime-PCR分析表明CTL1的表达量略高于CTL2,并且到达表达高峰的时间略早于CTL2,这两个基因都在
学位
苎麻(Boehmeria nivea L.)是我国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之一,随着市场需求和麻纺工业的发展,对优质纤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由于劳动力的短缺植麻面积随之减小,原麻产量供应不足。本研究以“华苎4号”为材料,在三季麻的旺长期喷施5种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和氯吡苯脲(CPPU)],研究其对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机理。为生产上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苎麻生长发育,提高苎麻
学位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3以上。然而,每年因虫害导致的粮食作物的产量损失占世界总产量的20%-30%。目前控制虫害主要是通过化学农药的施用,但是,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带来一系列产品安全和环境影响。Bt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特异杀死鳞翅目害虫,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节约成本。Bt基因已经相继被导入到棉花、水稻、玉米等50多种植物体中。cryI是一组表达物对鳞翅目害虫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