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资源是人类社会一切生产生活的基础,是一种稀缺的、难以替代的自然资源,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耕地面积的多少,利用的好坏与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重庆市2003-2012年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耕地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确定重庆市耕地生态补偿的标准和范围,将耕地的生态价值用货币体现出来,完善了耕地保护制度;有利于耕地保护从单纯的数量减少保护到耕地的质量、生态环境的保护,得到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安全保护协调统一,使保护耕地的农民和丧失耕地的农民得到有效的利益补偿。提高人们对于保护耕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保护重庆市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稳定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引入生态补偿理论,对重庆市2003-2012年耕地资源利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全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介绍生态补偿概念及耕地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其它四章作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三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重庆市2003-2012年耕地资源概况现状,得出重庆市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近10年重庆市的耕地变化速度、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第四章,构建重庆市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确定重庆市耕地生态补偿总体思路,生态补偿主体及对象,生态补偿标准,生态补偿效率的监管措施等。重点是对重庆市耕地生态补偿的标准进行定量核算;第五章,针对重庆市耕地生态补偿现状及趋势,提出重庆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对策;第六章为全文的研究结论部分。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为何补偿?严格控制耕地数量、质量的下降,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市场与政府相结合,保护耕地生态价值与生态服务功能;保障民生与国家粮食安全;合理分配耕地资源收益,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2)如何补偿?首先,确立耕地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其次,确定了重庆市实施耕地生态补偿的主体,政府是最主要的补偿主体;按照规定或约定提供生态补偿资金、实物、技术或劳务等的社会组织及个人;因耕地生态保护而受益的农业生产者(农民)。最后,确定农民是耕地生态补偿最主要的对象,并通过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补偿和智力技术补偿的多元化补偿方式予以补偿,分析了不同耕地质量等级的生态补偿的范围与期限。(3)补偿多少?根据计算,重庆市2012年耕地生态补偿的标准为5051.75元/hm2。耕地生态补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公共财政支付和社会资金。(4)补偿效率?建立专门的耕地生态补偿监管委员会,实行相应的补偿奖惩措施及绩效考评制度,及时调整并完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耕地生态补偿的信息公开与信息反馈机制,保障重庆市耕地生态补偿效率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