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积极探索的焦点问题。一方面资源枯竭型城市没有后续的产业支撑因而难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资源枯竭型城市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其难以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对于那些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摆在眼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其中枣庄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也必需通过城市的转型与升级来解决经济增长缓慢的问题。在此问题的应对上,枣庄决定通过文化旅游走上产业转型之路。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文化旅游的消费比重逐渐加大;另一方面旅游业因具备文化因素使其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龙头资源之一。因此,通过综合考量,枣庄选择文化旅游业作为煤炭产业之后的接续产业,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然而,身处儒家文化区域之中的枣庄,文化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整体来说比较散乱,对于如何选择龙头产业资源更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对枣庄而言,运河文化有其千年古韵,和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浸染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使这座城市打上了运河的文化烙印,所以笔者认为把运河文化资源作为枣庄城市转型的龙头产业是可取的。但是根据笔者的观察,枣庄运河文化资源除了运河古城之外,实在难以想起其他代表性的产品。加上,在枣庄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形下,运河文化如何由点带面共同发展,这也是枣庄考虑不周的地方。此外,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各地都在积极打造运河文化品牌,如何应对并展开合作又是亟需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枣庄市运河文化资源的构成、特点及旅游开发价值入手,分析枣庄市运河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提出枣庄运河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相关路径,希望能为枣庄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一些思路与方向。综上所述,本文在文献收集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大致分为四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是对枣庄市运河文化资源的构成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分析枣庄运河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接着第二章,主要分析枣庄运河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价值,并从必要性与价值性体现两方面来着手展现;接着第三章,在前两章的理论基础上,探讨枣庄运河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一章,针对枣庄运河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旅游开发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