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是研究该肿瘤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以及有效其它药物疗法的最有价值的工具。由于缺少合适的体外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培养模型,这方面的进展长时间受到限制。体外培养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最大的障碍是其很容易受到成纤维细胞的污染,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往往成为主导细胞,神经鞘瘤细胞往往受到压制。目前比如使用选择性细胞分裂素和细胞毒素等方法,可以得到活跃的、相对纯净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然而,这些方法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原始细胞生物特性的丧失,从而潜在的可能会误导进一步的研究。 目的:建立起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原代培养,并选择性的促进肿瘤来源的雪旺细胞的生长。 方法:40例经外科手术切除的神经鞘瘤经过消化酶的消化,成为单个细胞,进一步在培养箱里进行培养。为了避免成纤维细胞的污染,我们充分利用肿瘤雪旺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氨基酸氧化酶的表达中存在的差异,肿瘤来源雪旺细胞自身有着把D-缬氨酸转化为L-缬氨酸的能力。同时,我们在原代培养的前48小时内使用2.5%FBS的DMEM培养基,这样既可以显著地减少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又对雪旺细胞的生长不产生抑制作用。在肿瘤细胞培养14天后,我们通过基于S-100抗体的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纯度进行鉴定。同时,我们应用MTT试验方法测定其细胞生长增殖的情况。 结果:我们成功得到了人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的原代培养,经过纯化,其纯度可以达到95%及以上。在40例神经鞘瘤标本中,35例成功获得雪旺细胞,且经基于S-100抗体的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纯度均达95%及以上,3例标本培养失败未获得肿瘤雪旺细胞,2例发生细菌污染。大部分细胞形态呈两极的梭形,部分呈三极。 结论:我们成功的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了人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原代细胞培养,并且抑制了成纤维细胞数量,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的肿瘤雪旺细胞。更重要的是,这样所获得的细胞,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原始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也使得这些细胞能够成为研究神经鞘瘤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以及寻求一些其它疗法的理想体外生物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