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果汁混菌发酵特性及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s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乳酸菌和木醋杆菌为出发菌株,以雪莲果、荔枝和龙眼为原料,探讨了乳酸菌的发酵特性,混菌发酵及不同发酵前处理对乳酸菌及果汁底物的影响。为复合果汁混菌发酵类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接入4种不同乳酸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于雪莲果汁中发酵,比较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可溶性固形物、pH值、可滴定酸、糖组分等变化。结果表明,上述乳酸菌在雪莲果汁中发酵36 h后活菌数达到8.00 log CFU/mL以上,其中鼠李糖乳杆菌降糖产酸能力略强于其他种菌,且发酵后雪莲果汁褐变指数为0.75,综合感官评分为85.80,优于其它3组发酵菌液。(2)研究了复合果汁(雪莲果、荔枝和龙眼)中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单一发酵以及分别与木醋杆菌共发酵对乳酸菌的生长特性及胃肠道的耐受性、复合果汁主要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24h后,活菌数均达8.50 log CFU/mL以上;各发酵组经人工胃液、人工肠液消化后乳酸菌存活率均在60.00%以上,胆盐、体外消化存活率对比MRS肉汤发酵组均有所提高,木醋杆菌能提高乳酸菌的胆盐及体外消化存活率。发酵后复合果汁pH值均下降到3.90以下,乳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ORAC值)均显著性提高(p<0.05),木醋杆菌与乳酸菌共发酵显著降低复合果汁中单糖的含量,增加乙酸和纤维素产量(p<0.05)。木醋杆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乳酸菌胃肠道耐受性,降低复合果汁的单糖含量,增加果汁的酸度和可食用纤维素的含量。(3)对两种不同前处理(热杀菌和超高压杀菌)的复合果汁接入鼠李糖乳杆菌和木醋杆菌进行混菌发酵,比较发酵果汁的营养品质、风味和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几乎保持与鲜汁一致的营养和风味,在共发酵48 h后热处理组和超高压组的活菌数均达到9.40 log CFU/mL以上,多糖产量分别达到56.71 mg/L和67.02 mg/L,呈苦味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下降了89%和87%,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总含量分别增加了51.40%和56.47%。贮藏28 d后,热处理组与超高压组发酵复合果汁中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数均高于9.00 log CFU/mL,糖分总量无明显变化,6种有机酸的总量在贮藏前后分别增加了7.96 g/L和7.94 g/L,酚酸总量分别保留了45.55%和46.16%。总之,超高压处理能保证复合果汁的微生物安全性、营养品质和感官风味;混菌发酵能改善复合果汁品质,尤其是氨基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成分。
其他文献
氟磺胺草醚、烯草酮主要用于防除大豆田阔叶和禾本科杂草,但长期施用易在土壤中累积从而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
"共享安全"理论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安全理论体系和话语权的有益探讨。"共享安全"理论具有充分的历史哲学依据,《周易》中"保合太和""协和万邦"的思想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
89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59例用血竭化瘤冲剂治疗 ,对照组 3 0例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在肌瘤消失
目的探讨卧位旋牵推拿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放松类手法加卧位旋牵
政府采购合同是采购人在政府采购过程中,通过招标等方式与供应商在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签订的书面协议。近年来对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甚至连《政府采购
铝脱氧钢中产生的大尺寸氧化铝夹杂物严重影响钢的组织和性能。通过上浮去除手段,钙处理、镁处理等改质手段,不能完全去除钢中较大尺寸的氧化铝夹杂物和消除其危害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亚微米至微米尺寸的某些种类的夹杂物可以诱导铁素体形核、纳米尺寸夹杂物可以钉扎晶界,从而细化钢的晶粒和组织,提高强韧性能。因此,在尽可能去除大尺寸夹杂物的基础上,研究超细氧化铝夹杂物(亚微米及纳米)的形成及其弥散分布机理,对
目的探讨健骨伸筋汤对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Hulth法造模,造模2周后,开始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壮骨关节丸灌胃;治疗组分低
内容摘示:为破解以上海自贸区为代表的试点改革突破法律规则的法治难题,新《立法法》第十三条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
赵建军教授认为,血管性认知障碍以虚证居多,本虚标实。年老肾虚精亏,天癸数穷,旧病久病耗伤气津血,脉道失滑利,瘀血内阻,痰瘀互阻,毒自内生,下损脉络,上害脑髓而成痴呆。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