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魏晋时期算得上是一个很明显与其他时期不相同的发展时段。它的历史和内涵产生出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状态,创造了反映现实生活、独特的历史特殊形态。然而,虽然人们对这一时期文化和政治的评价观点褒贬不一,但是却刚好体现了它超出寻常、与众不同,并具独特历史价值和意义。就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造就了不一样的审美文化。作为有深厚内涵的古琴艺术,古琴艺术一直以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和个性,使这一时期的音乐艺术增添了许多灿烂美丽的色彩,同时也为古琴艺术由浅入深,由内而外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在琴乐的审美中更加关心和重视“韵”的无止境的内涵,从原来注重“声”逐渐转向“韵”的重大变化,注重以“韵”表现乐曲中那些无穷无尽的意境。魏晋时期由于琴人的出身和地位的变化就会直接影响古琴审美的变化,使当时的音乐审美变得淡雅。这一时期的古琴审美更倾向于清、新、淡、雅,正如嵇康向往着自由,才能在作品中融入飘逸之境,非常潇洒、豪放,无拘无束。古琴的演奏和创作来说,都是事先毫无准备的、是即兴的。对于古琴的记谱法,当时的古琴演奏家们并没有把它变成不加思考而盲目接受的原理,对于这些乐谱只能在更替和继承的过程中起到了协助、参照和保留的作用。不同的演奏家有不同的风格,会有这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每一个琴家处在自己的时代,由于当时不同社会环境及其本人的经历、性格、情感都不一样,或多或少都会在演奏琴曲的过程中添加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方法便能达到琴家们所期望的“曲我合一”的境界。在中国的很多乐曲中,器乐独奏大多数是从声乐伴奏和合奏曲演变发展而来的,而古琴的独奏曲,却一直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主张,自成一家的发展脉络,这都归功于士人的创作与演奏。在这一时期我们更加感受到了古琴曲内在的境界,与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融为一体,难以捉摸、揣测与预料的艺术境界,也能感受到人们取得了对庄学、玄学思想在哲学意义上的解放。本文将以魏晋古琴审美“玄、妙”为主要讨论对象,横向对古琴学术进行研究,对琴学的一些新的理论观点,以及对琴学的各个领域的归纳,通过对古琴学术研究的概况等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力争做到更全面的探究古琴的音乐审美﹑琴家、琴曲。从而发扬古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传统国学,为现实社会服务。